[发明专利]一种景观公园生态建设的水质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6628.8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陈皓;刘学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0;C02F1/52;E02B1/00;E02B3/00;E02B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公园生态建设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场地维护;(b)设置布水点;(c)水源过滤;(d)动植物配置;(e)生物净化;(f)堤岸防护。本发明在靠岸区域种植不同层次的水生植物,将水体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进行吸收、转化,增强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利用生物的净化效果,配合不同层次的动物,形成生态食物链,提高水净化能力,投洒的微生物能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分解后生成的有机物质还能够成为水生植物的养料,形成生态循环,从而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公园 生态建设 水质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景观公园生态建设的水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场地维护:清除水体堤岸边缘的杂草,修复有塌陷的堤岸,并用土壤夯实3~5遍,接着在堤岸处开挖隔离沟,对水底的边角进行开挖,挖成类圆形,用大理石、瓷砖装饰,然后在水底每隔20m~30m建一个集水井,由专业人员操作潜水泵清理水底垃圾,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枯枝烂叶打捞干净,向水体中加入混凝剂,再用砂滤器进行砂滤处理;(b)设置布水点:根据设计施工图,通过设置止水板将水体均分成单元区域,分段进行施工,每个区域都设置布水点,同时在每个区域布置5块导流板和1个潜水推流器;(c)水源过滤:在水源的入口处搭设土壤滤床,将市政及周围小区的雨水统一收集,引入到景观公园水体中,在水源的出口处设置泄水阀和集水箱,当水面高度高于设计规定标高后,公园管理人员打开泄水阀,将多余的水排入到集水箱中,作为其他用途用水的“蓄水库”;(d)动植物配置:根据设计施工图,在水深10cm以下的靠岸区域种植浮叶性植物,在水深10cm~70cm的靠岸区域种植芦苇,在70cm以上的靠岸区域种植香根草,在水面上种植睡莲,用生态浮板作为载体,生态浮板之间相互拼接组合成浮岛单元,分散漂浮在水面上,并在设计施工图上做相应红色标记,7d后向水体中投放蚌类和螺蛳,14d后向水体中投放草鱼,21d后向水体中投放杂食性鱼类,之后每隔7d由公园管理人员打捞水面漂浮物;(e)生物净化:根据施工图上的红色标记向生态浮板上投洒硝酸细菌、硅藻和以轮虫、草履虫为主的原生动物,生态浮板的下方悬挂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密度是250簇/m3,每隔45d由公园管理人员检查并更换生物填料;(f)堤岸防护:将钢筋混凝土柱和耐水圆木交错搭设,制成梯形箱状框架,然后向框架内插入直径为500mm的混凝土管,形成鱼巢,再在框架内埋入柳枝和水杨枝,将框架沿着堤岸铺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66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湖心岛模块
- 下一篇:一种采用固定化微生物球处理污水沟的污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