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2963.0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3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冶湘;刘彦;邱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1)、导向轮(4)以及至少一根与曳引轮(1)和导向轮(4)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2),曳引承载单元(2)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曳引承载单元(2)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第一工作面(21)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第一工作面(21)上突出的导向体(10),两侧的导向体(10)之间形成供曳引轮(1)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23);第二工作面(22)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8),导向轮(4)上开设有与凸出体(8)配合的导向槽(5)。通过第一工作面两侧的导向体之间形成的曳引轮槽来配合曳引轮并起到导向作用,再通过第二工作面的凸出体与导向轮的导向槽配合,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加工成本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悬挂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1)、导向轮(4)以及与所述曳引轮(1)和所述导向轮(4)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2),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1)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所述第一工作面(21)上突出的导向体(10),两侧的所述导向体(10)之间形成供所述曳引轮(1)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23);所述第二工作面(22)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8),所述导向轮(4)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出体(8)配合的导向槽(5);所述凸出体(8)的表面积小于其所在的一个工作面的面积的30%;所述导向轮(4)的宽度大于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宽度,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宽度大于所述曳引轮(1)的宽度;所述曳引轮(1)嵌入配合在曳引轮槽(23)的中间时,两侧的导向体(10)与所述曳引轮(1)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所述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为0.3‑3mm,所述第一宽度间隙d为所述曳引轮槽(23)的宽度D的1%‑10%;所述凸出体(8)嵌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5)的中间时,所述凸出体(8)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槽(5)之间分别都具有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所述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为0.3‑3mm,所述第二宽度间隙b为导向槽(5)的宽度B的1%‑10%;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包括承载抗拉体(7)和包裹在所述承载抗拉体(7)之外的包裹体(6),所述包裹体(6)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的其中一种,所述承载抗拉体(7)为钢芯或碳纤维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都有;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7)在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7)交替采用钢芯和碳纤维的方式进行间隔排列布置;所述导向槽(5)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相互补配合;所述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其一侧直角边与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侧边相连;所述导向槽(5)的横截面形状尺寸大于所述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所述导向槽(5)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导向体(10)的外表面具有减小摩擦和磨损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四氟乙烯层、全氟烷氧基层、陶瓷层或金属镀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29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新型具有速度监控的单向自动防溜车限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