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制叠前大角度道集干涉的提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6021.6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振;王兴谋;石晓光;陈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制叠前大角度道集干涉的提频方法,包括:步骤1,面向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分析资料随入射角增大的频变特征;步骤2,正演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干涉调谐机理和分角度道集叠加特征;步骤3,推导地层的层间干涉引起的周期陷频条件;步骤4,正演模拟超出地震资料频带的假陷频特征;步骤5,基于同源性构建防假频的角度数据匹配因子方程;步骤6,求解匹配因子,作用于大角度数据压制干涉调谐效应;步骤7,叠加处理后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完成对地震资料的拓频、提频。该压制叠前大角度道集干涉的提频方法使叠加成像资料频带有效拓宽、主频提高,克服传统方法在叠加成像资料上拓频、提频可能产生的假频和子波形变问题。 1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成像点 干涉 调谐 地震资料 叠加成像 角度数据 匹配因子 层间干涉 叠加处理 叠加特征 正演模拟 入射角 同源性 增大的 子波形 求解 推导 构建 主频 地层 分析 | ||
【主权项】:
1.压制叠前大角度道集干涉的提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面向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分析地震数据随入射角增大的频变特征;步骤2,正演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干涉调谐机理和分角度道集叠加特征;步骤3,推导地层的层间干涉引起的周期陷频条件;步骤4,正演模拟超出地震数据频带的假陷频特征;步骤5,基于同源性构建防假频的角度地震数据匹配因子方程;步骤6,求解匹配因子,作用于大角度道集压制干涉调谐效应;步骤7,叠加处理后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完成对地震数据的拓频、提频;在步骤3中,设计一个三层模型,每层纵波速度和密度分别为α1、ρ1,α2、ρ2和α3、ρ3,模型中间夹层顶部时间为τ‑t,底部对应的时间为τ+t,夹层的时间厚度为Δt=2τ;其中τ是地震波在中间夹层旅行时的一半;当地震波f(x)垂直入射时,夹层顶底反射波相互干涉,形成反射波总波场s:s=s1(t‑τ)+s2(t+τ) (1)其中s1为夹层顶反射波场,s2为夹层底反射波场;写成子波w与反射系数序列r的褶积形式:s=w*[r(t‑τ)+r(t+τ)] (2)将其转换到频率域,并求取总波场的功率谱:S(ω)=W(ω){r1exp[‑iω(t‑τ)]+r2exp[‑iω(t+τ)]} (3)其中W(ω)为子波;S*(ω)S(ω)=|W(ω)|2{(r1+r2)2‑4r1r2sin2(ωτ)} (4)其中S*(ω)为S(ω)的共轭波场,r1和r2分别为夹层顶底反射系数,ω为频率;假设夹层顶底反射系数为:r1=‑r2=‑r,则总波场为:S*(ω)S(ω)=‑4r2|W(ω)|2sin2(ωτ) (5)当时间厚度与角频率的关系满足:△t=2nπ/ω,n=1,2,3,…时,功率谱出现零值点,对应频率为:f=n/Δt,n=1,2,3,…,这种在振幅谱上周期出现的零值点称为陷频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602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