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NSS、HY‑2和COSMIC数据融合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8132.4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志;柯福阳;孙慧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HY‑2和COSMIC数据融合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时间;确定参与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GNSS观测站;收集数据:收集GNSS观测站数据、HY‑2卫星高度计ku波段电离层改正数据和COSMIC电子密度数据;确定VTECG、VTECH和VTECC的权;在迭代完成以后,最后一次迭代所得到的平差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nss hy cosmic 数据 融合 建立 全球 电离层 vtec 模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GNSS、HY‑2和COSMIC数据融合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时间;(2)确定参与建立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GNSS观测站;(3)收集数据:收集GNSS观测站数据、HY‑2卫星高度计ku波段电离层改正数据和COSMIC电子密度数据;(3)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VTEC值,用VTECG表示;基于15阶球谐函数模型组建方程计算观测方程系数,用AG表示;(4)利用HY‑2卫星高度计ku波段电离层改正数据反演电离层VTEC值,用VTECH表示;基于15阶球谐函数模型组建方程计算观测方程系数,用AH表示;(5)利用COSMIC电子密度数据数据,根据高度进行积分反演电离层VTEC值,用VTECC表示;基于15阶球谐函数模型组建方程计算观测方程系数,用AC表示;(6)确定VTECG、VTECH和VTECC的权,确权的方法如下:假设VTECG、VTECH和VTECC的数据量分别为:NG、NH和NC,表示为:![]()
和
由于VTECG、VTECH和VTECC中各个观测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它们的权矩阵为对角矩阵,设其均为单位阵,分别为
和
假设L=[VTECG VTECH VTECC]T,A=[AG AH AC]T,V=[VG VH VC]T
相应的误差方程是:V=AX‑L (1)式(1)中,X表示基于15阶球谐函数的全球电离层VTEC格网模型系数,VG表示GPS反演的电离层VTEC值与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误差值;VH表示HY‑2卫星高度计反演的电离层VTEC值与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误差值;VC表示COSMIC反演的电离层VTEC值与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模型的误差值;由式1可以求出法方程为:![]()
式2中,
三类观测值的赫尔莫特估计公式为:![]()
式3中,
Sii=ni‑2tr(N‑1Ni)+tr(N‑1Ni)2,Sij=tr(N‑1NiN‑1Nj),
式4的解为:![]()
如果所求得的
和
不相等或者相差较大,说明定权不合理,需要重新定权;各观测值得权按式5进行调整,直至满足
和
相等或者相差不大为止;![]()
式5中,c为任意常数,k为迭代次数。反复进行从式(2)~(5)的过程,直到
之间相等或各类单位权方差之比等于1为止;确权的计算步骤如下:①根据观测值,确定VTECG、VTECH和VTECC权的初值,分别为PG,PH和PC;②进行第一次平差,求
和
③求各类观测值单位权方差估计值
和
④计算各类观测值方差的估计值;⑤根据定权公式5再次定权,再次平差,直到各类单位权方差的估值相等或者接近相等为止;(7)在迭代完成以后,最后一次迭代所得到的平差结果
即为融合的球谐函数模型系数;(8)经度方向[‑180°‑‑+180°],每5°间隔;纬度方向[‑87.5°‑‑+87.5°],每2.5°间隔;代入球谐函数模型,即得到融合的全球电离层格网VTEC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813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