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仿真的浮空器抓手连接组件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6825.1 | 申请日: | 201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5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吴文志;胡子翔;于坤鹏;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仿真的浮空器抓手连接组件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浮空器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形式与连接工艺,建立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采用柔性建模与分析技术,获得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在工作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与失效方式;建立结构与非结构设计参数对抓手连接组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模型;根据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在工作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与失效方式、结构与非结构设计参数对抓手连接组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模型,设置抓手连接组件的各部件的参数范围,以设计浮空器的抓手连接组件。本发明可以提高浮空器抓手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仿真 浮空器 抓手 连接 组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柔性仿真的浮空器抓手连接组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浮空器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形式与连接工艺,建立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其中,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包括:抓手结构、与所述抓手结构连接的囊体布和密封布,所述抓手结构包括:张线、接头、抓手布和嵌入所述抓手布中的及加强条;步骤S2,采用柔性建模与分析技术,获得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在工作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与失效方式,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柔性建模与分析技术对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面内拉伸载荷下的变形方式和破坏载荷进行分析,包括:建立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的初始参数,并设置抓手布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所述囊体布的边界进行简支约束;分析所述抓手连接组件在第一预设拉伸载荷下的一阶屈曲模态,提取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的临界屈曲系数与变形结果;分析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在第二预设拉伸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结果,抓手结构在面内拉伸载荷作用时,所述抓手布与所述囊体布的表面存在褶皱现象,所述抓手结构在拉伸方向的变形随载荷变化呈线性,在垂直平面方向的变形具有高度非线性,所述抓手结构的拉伸方向的变形是产生结构应力的主要因素,所述抓手结构的应力水平随载荷变化呈线性;步骤S3,建立结构与非结构设计参数对所述抓手连接组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模型;步骤S4,根据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结构模型在工作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与失效方式、结构与非结构设计参数对所述抓手连接组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模型,设置所述抓手连接组件的各部件的参数范围,以设计所述浮空器的抓手连接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6682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配电故障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激光器bar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