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的节能、热舒适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1127.X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智;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宁星耀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空调系统的节能、热舒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空调开启时,获取热舒适度PMV的预设值;(2)获取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3)获取室内热环境初始状态点及初始状态点对应的能耗值;(4)利用寻优方法使空调系统的设定值不断逼近最优组合;(5)当室内PMV值不满足热舒适度范围时,重复步骤(3)、(4)。使用本发明方法,可对热舒适度进行精确的控制;在保证热舒适度的前提下,又能有效降低空调能耗;无需样本数据就能自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空调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热舒适控制,适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节能 舒适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空调系统的节能、热舒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空调开启时,获取热舒适度PMV的预设值;(2)获取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3)获取室内热环境初始状态点及初始状态点对应的能耗值;(4)利用寻优方法使空调系统的设定值不断逼近最优组合;(5)当室内PMV值不满足热舒适度范围时,重复步骤(3)、(4);对于风机盘管系统和全空气系统,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301)在约束条件范围内,随机产生第一组空气温度ta1和相对湿度φ1;(302)根据步骤(301)中的空气温度ta1得到平均辐射温度tr1,tr1=ta1,将平均辐射温度tr1、空气温度ta1、相对湿度φ1以及步骤(2)中获取的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代入热舒适度方程,求得PMV值等于预设值时的工作区风速v;热舒适度方程为:
式中,M为人体代谢率,对应于人体活动程度,单位为W/m2;W为人体对外做工,通常取值为零,单位为W/m2;Pa为环境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kPa,Pa由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φ计算获得;
ta为空气温度,单位为℃;φ为相对湿度;fcl为服装的面积系数;
Icl为服装热阻,单位为m2·K/W,对应人体的着衣状况;tcl表示衣服外表面温度,单位为℃;
其中,dT=tr‑20;tr为平均辐射温度,单位为℃;hc表示对流换热系数,hc的单位为W/m2·K;
v为风速,单位为m/s;(303)若求得的v值不在约束范围内,约束范围取0‑1m/s,放弃该点随机产生一组新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若求得的v值在约束范围内,转入步骤(304);(304)根据求得的v值,调节风机转速,测量工作区的PMV值;其中,工作区的PMV值由以下公式求得:
(305)当PMV值趋于稳定即PMV值每分钟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设定值时,测得空气温度为ta1,相对湿度为φ1时空调的能耗值W1;(306)在约束条件范围内,随机产生第二组空气温度ta2和相对湿度φ2;第k‑1组空气温度tak‑1和相对湿度φk‑1;第k组空气温度tak和相对湿度φk,k=3或4;得到第二组数据、k‑1组数据和第k组数据构成初始复合形的各顶点,并分别测得各顶点对应的能耗值,即空气温度为ta2,相对湿度为φ2时空调的能耗值W2;空气温度为tak‑1,相对湿度为φk‑1时空调的能耗值Wk‑1;空气温度为tak,相对湿度为φk时空调的能耗值Wk;对于风机盘管系统和全空气系统,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401)读取初始复合形及各顶点对应的能耗值;(402)将各顶点对应的能耗值按大小排序;在各顶点中找出最坏点XH和最好点XL;最坏点即能耗值最大的点,最好点即能耗值最小的点;(403)检验各顶点的能耗值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
ε2表示误差限,ε2范围取0.01W‑0.05W,W代表能耗的数量级;δ为各顶点与最好点对应的空调能耗值之差的均方根值;若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最好点XL即为最优解X*;输出最优解,结束迭代;若不满足迭代终止条件,转入步骤(404);(404)计算除最坏点XH外其余各顶点的中心XC;
(405)检查XC点的可行性,若XC不在可行域D内,可行域D为a1≤x1≤b1,a2≤x2≤b2,在以XL点为起点、XC点为终点的超立方体中利用随机数产生新复合形的各个顶点,则变量的上下限变为a1=xL1,a2=xL2,b1=xC1,b2=xC2,然后转回步骤(401);若XC在可行域D内,转入步骤(406);(406)寻求映射点XRXR=XC+α(XC+XH);式中α为映射系数;(407)检查XR点是否在可行域D内;若在可行域D内,则转入步骤(408);若不在可行域D内,将映射系数α减半,即令α=0.5α,再按上式计算新的映射点,使其向可行域方向靠拢;若新的映射点仍在可行域D外,则将映射系数α减半,继续重复迭代直到映射点XR进入可行域D为止;(408)测得映射点XR的能耗值WR并与最坏点XH的能耗值WH相比较,若WR<WH,转入步骤(409);否则,判断是否满足条件α≤10‑5,如果否,将映射系数α减半,返回步骤(406),重新计算新的回缩的映射点XR,循环迭代,直至WR<WH;如果是,找出次坏点XG,并以次坏点XG替换最坏点XH,次坏点XG即为除去最坏点XH外能耗值最大的点,表达式为XG:W(XG)=max{W(Xj)(j=1,2,k,j≠H)};返回步骤(404);(409)XR替换点XH,即XR=XH,构成一个新复合形,返回到步骤(401);对于分体式空调和多联机,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301)设空调的空气温度ta设定值的约束区间为[a0,b0],即得到空气温度初始区间[a0,b0],令空气温度ta=a0;(302)根据步骤(301)中的空气温度ta得到平均辐射温度tr,tr=a0;测得此时工作区的相对湿度φ,将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φ、平均辐射温度tr、及步骤(2)中获取的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代入热舒适度方程,求得PMV值等于预设值时的工作区风速v;热舒适度方程为:
式中,M为人体代谢率,对应于人体活动程度,单位为W/m2;W为人体对外做工,通常取值为零,单位为W/m2;Pa为环境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kPa,Pa可由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φ计算获得;
ta为空气温度,单位为℃;φ为相对湿度;fcl为服装的面积系数,其值可以根据人体着衣状况的不同而分别设置为不同的数值;
Icl为服装热阻,单位为m2·K/W,对应人体的着衣状况;tcl表示衣服外表面温度,单位为℃;
其中,dT=tr‑20;tr为平均辐射温度,单位为℃;hc表示对流换热系数,hc的单位为W/m2·K;
v为风速,单位为m/s;(303)判断求得的风速v是否在约束范围内,约束范围取0‑1m/s;若不在约束范围内,当v小于左端点时,v取左端点值;当v大于右端点时,v取右端点值;若在约束范围内,转入步骤(304);(304):根据求得的v值,调节风机转速,测量工作区的PMV值;其中,工作区的PMV以下公式求得:
(305)当PMV值趋于稳定即PMV值每分钟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设定值时,测得空气温度a0时的空调的能耗值Wa0;(306)按步骤(301)‑(305)的方法测得空气温度b0时的空调的能耗值Wb0;由此得到空气温度初始区间端点对应的能耗值;对于分体式空调和多联机,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401)读取空气温度初始区间[a0,b0]及空气温度初始区间端点对应的能耗值;(402)令λ=0.618,a=a0,b=b0;(403)令ta1=b‑λ(b‑a);根据空气温度ta1得到平均辐射温度tr1,tr1=ta1;测得此时工作区的相对湿度φ1,将此时工作区的相对湿度φ1,将空气温度ta1、相对湿度φ1、平均辐射温度tr1、及步骤(2)中获取的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代入热舒适度方程:
式中,M为人体代谢率,对应于人体活动程度,单位为W/m2;W为人体对外做工,通常取值为零,单位为W/m2;Pa为环境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kPa,Pa可由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φ计算获得;
ta为空气温度,单位为℃;φ为相对湿度;fcl为服装的面积系数,其值可以根据人体着衣状况的不同而分别设置为不同的数值;
Icl为服装热阻,单位为m2·K/W,对应人体的着衣状况;tcl表示衣服外表面温度,单位为℃;
其中,dT=tr‑20;tr为平均辐射温度,单位为℃;hc表示对流换热系数,hc的单位为W/m2·K;
v为风速,单位为m/s;求得此时的风速v1;(404)调整风机转速,当PMV值趋于稳定即PMV值每分钟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设定值时,测得此时空调的能耗值W1;(405)令ta2=a+λ(b‑a);根据空气温度ta2得到平均辐射温度tr2,tr2=ta2;测得此时工作区的相对湿度φ2,将此时工作区的相对湿度φ2,将空气温度ta2、相对湿度φ2、平均辐射温度tr2、及步骤(2)中获取的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代入热舒适度方程:
式中,M为人体代谢率,对应于人体活动程度,单位为W/m2;W为人体对外做工,通常取值为零,单位为W/m2;Pa为环境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kPa,Pa可由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φ计算获得;
ta为空气温度,单位为℃;φ为相对湿度;fcl为服装的面积系数,其值可以根据人体着衣状况的不同而分别设置为不同的数值;
Icl为服装热阻,单位为m2·K/W,对应人体的着衣状况;tcl表示衣服外表面温度,单位为℃;
其中,dT=tr‑20;tr为平均辐射温度,单位为℃;hc表示对流换热系数,hc的单位为W/m2·K;
v为风速,单位为m/s;求得此时的风速v2;(406)调整风机转速,当PMV值趋于稳定即PMV值每分钟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设定值时,测得此时空调的能耗值W2;(407)判断是否W1≥W2;若是,转入步骤(408);若否,转入步骤(409);(408)令a=ta1,ta1=ta2,ta2=a+λ(b‑a),W1=W2,同时将空调系统空气温度设定值改为新的ta2,求得此时其对应的工作区风速并调整风机转速,待PMV值稳定求得此时空调系统能耗W2=W(ta2);(409)令b=ta2,ta2=ta1,ta1=a‑λ(b‑a),W2=W1,同时将空调系统空气温度设定值改为新的ta1,求得此时其对应的工作区风速并调整风机转速,待PMV值稳定求得此时空调系统能耗W1=W(ta1);(410)判断
是否成立,ε2表示误差限,ε2的取值范围为0.05‑0.3;若成立,转入步骤(411);若不成立,返回步骤(407);(411)输出最优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2112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空气净化设备
- 下一篇: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