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光纤缠绕机上的自动导纤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17298.5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5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仲林;高武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武保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纤缠绕机上的自动导纤机构,包括导纤驱动机构、导纤轴、飞叉、滑环、导纤轴轴承、导纤轴轴承盖、飞叉固定件、支架A和基座;本发明的导纤轴采用多阶梯设计,有利于轴承、滑环和飞叉的高精度装配;导纤轴能够带动飞叉实现单自由度转动,导纤轴驱动采用伺服电机,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使得控制过程更加平稳;导纤移动块能够在滑轨上自由滑动,导纤轮组、张力测量机构和张力调节机构的导纤槽共平面,能够实现光纤在供纤骨架和收纤骨架之间的导向;张力测量机构的导线连接到滑环动子,滑环定子把电信号引出,解决了导纤机构旋转时电信号传输问题;本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易于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光纤 缠绕 自动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光纤缠绕机上的自动导纤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导纤驱动机构(1)、导纤轴(2)、飞叉(3)、滑环(4)、导纤轴轴承(5)、导纤轴轴承盖(6)、飞叉固定件(7)、支架A(8)和基座(9)组成;所述导纤驱动机构(1)由导纤轴从动轮(101)、导纤轴从动轮固定件(102)、导纤侧同步齿形带(103)、导纤轴主动轮(104)、导纤轴主动轮固定件(105)、导纤轴主动轮轴承(106)、导纤侧张紧轮(107)、导纤侧张紧轮固定件(108)、导纤侧张紧轮轴承(109)、导纤电机(110)、导纤电机减速器(111)和导纤电机联轴器(112)组成;所述导纤轴(2)上开有导纤轴通孔(201)、导纤轴第一阶梯(202)、导纤轴第二阶梯(203)、导纤轴第三阶梯(204)、导纤轴第四阶梯(205)、导纤轴键槽1(206)和导纤轴键槽2(207);所述飞叉(3)由导纤移动块(301)、排纤机构支撑板(302)、飞叉配重块(303)、飞叉体(304)和导纤移动块滑轨(126)组成;所述导纤移动块(301)由导纤轮组(305)、张力测控机构(306)和导纤板(125)组成;所述导纤轮组(123)由导纤轮1(129)、导纤轮2(130)、导纤轮3(131)、导纤轮4(132)组成;所述张力测控机构(306)由张力测量机构(309)和张力调节机构(310)组成;所述飞叉体(304)上有飞叉体通孔(311)、导纤移动块滑轨安装孔(312)、飞叉配重块安装孔(313)和排纤机构支撑板安装孔(314);所述滑环(4)由滑环定子(401)、滑环动子(402)、滑环定子接线端(403)、滑环动子接线端(404)、滑环固定件(405)、滑环通孔(406)和滑环动子螺纹孔(407)组成;所述支架A(8)上有支架A通孔(801);所述的导纤轴(2)穿过支架A通孔(801),导纤轴轴承(5)分别卡在导纤轴第二阶梯(203)和导纤轴第三阶梯(204)上,通过导纤轴轴承盖(6)固定在支架A(8)上;滑环(4)经由滑环通孔(406)套在导纤轴第三阶梯(204)和导纤轴第四阶梯(205)之间,滑环定子(401)通过滑环固定件(405)固定在导纤轴轴承盖(6)上面,滑环动子(402)通过螺钉穿过滑环动子螺纹孔(407)固定在导纤轴(2)上;导纤轴键槽2(207)内有导纤轴键2(209),飞叉(3)经由飞叉体通孔(311)套在导纤轴(2)上的导纤轴键2(209)上,通过飞叉固定件(7)固定在导纤轴第四阶梯(205)上;所述导纤轴(2)的左侧连接有导纤驱动机构(1),导纤轴从动轮(101)套在导纤轴键槽1(206)内的导纤轴键1(208)上,通过导纤轴从动轮固定件(102)固定在导纤轴第一阶梯(202)上,导纤轴主动轮(104)通过导纤轴主动轮固定件(105)和导纤轴主动轮轴承(106)固定在支架A(8)上,导纤侧张紧轮(107)通过导纤侧张紧轮轴承(109)和导纤侧张紧轮固定件(108)固定在支架A(8)上,导纤电机(110)通过导纤电机法兰固定在支架A(8)上;所述导纤电机(110)的输出轴通过导纤电机减速器(111)、导纤电机联轴器(112)与导 纤轴主动轮(104)连接,带动导纤轴主动轮(104)旋转,导纤轴主动轮(104)通过导纤侧同步齿形带(103)带动导纤轴从动轮(101)旋转,从而带动导纤轴(2)和飞叉(3)旋转;所述导纤轴(2)的右侧连接有飞叉(3),飞叉体(304)连接有导纤移动块(301)、排纤机构支撑板(302)和飞叉配重块(303),排纤机构支撑板(302)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排纤机构支撑板安装孔(314)上,飞叉配重块(303)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飞叉配重块安装孔(313)上,排纤机构支撑板(302)实现排纤机构的支撑与固定,飞叉配重块(303)实现导纤机构关于导纤轴(2)的转动惯量平衡;所述导纤移动块滑轨(308)安装在导纤移动块滑轨安装孔(312)上,导纤移动块(301)通过导纤移动块滑轨(308)可以在导纤轴(2)的轴向移动;所述导纤轮组(305)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导纤板(307)上,导纤轮1(317)、导纤轮2(318)、导纤轮3(319)、导纤轮4(320)的导纤槽共面,导纤轮组(305)实现光纤(322)在收纤轴(2)和供纤轴之间的导向;所述张力测量机构(309)固定在导纤板(307)上,张力测量机构(309)的导纤槽与导纤轮组(305)的导纤槽共面;所述张力调节机构(310)的导纤槽与导纤轮组(305)的导纤槽共面,张力调节机构(310)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导纤板(307)上;所述张力测控机构(306)实现光纤(322)在收纤轴(2)和供纤轴之间的张力恒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武保,未经高武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1729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2016‑62)
- 下一篇:纺织面料(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