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热源吸收式耦合空调装置及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5911.1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1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张小松;魏宏阳;张舒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15/06;F25B41/06;F25B35/02;F25B4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源吸收式耦合空调装置及调控方法,包括低温热源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本发明利用溶液除湿承担空气的潜热负荷,吸收式制冷承担空气显热负荷,通过提高吸收式制冷的蒸发温度,增大吸收式制冷的放气范围,使得吸收式制冷循环能效比增加,也可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发生温度,扩大低温热源的利用范围,同时利用吸收式制冷的冷凝热再生除湿溶液,冷却塔产生冷却水用来进行吸收器、除湿溶液冷却以及冷凝器的进一步冷却,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系统能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溶液 冷凝 再生 低温 热源 吸收 耦合 空调 装置 调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低温热源吸收式耦合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热源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低温热源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1)、第二热交换器(11)、冷凝器(3)、节流阀(5)、蒸发器(4)、吸收器(2)、循环泵一(14)、第一热交换器(10);所述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8)、循环泵三(16)、第三热交换器(12)、溶液再生器(7)、第四热交换器(13);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6)、循环泵四(17),其中:发生器(1)的高温水蒸汽出气口与第二热交换器(11)的高温水蒸汽进气口连接,而第二热交换器(11)的低温水蒸汽出气口与冷凝器(3)的低温水蒸汽进气口连接,而冷凝器(3)的冷剂水出口通过节流阀(5)与蒸发器(4)的冷剂水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4)的水蒸气出口与吸收器(2)的水蒸气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收器(2)的低温低浓度出液口通过循环泵一(14)与第一热交换器(10)的低温低浓度进液口连接,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高温低浓度出液口与发生器(1)的高温低浓度进液口连接;所述发生器(1)的高温高浓度出液口与第一热交换器(10)的高温高浓度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的低温高浓度出液口与吸收器(2)的低温高浓度进液口连接;溶液除湿器(8)的低温低浓度出液口通过循环泵三(16)与第三热交换器(12)的低温低浓度进液口连接,而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2)的中温低浓度出液口与第二热交换器(11)的中温低浓度进液口连接,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1)的高温低浓度出液口与溶液再生器(7)的高温低浓度进液口连接;溶液再生器(7)的高温高浓度出液口与第三热交换器(12)的高温高浓度进液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12)的中温高浓度出液口与第四热交换器(13)的中温高浓度进液口连接,第四热交换器(13)的低温高浓度出液口与溶液除湿器(8)的低温高浓度进液口连接;冷却塔(6)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循环泵四(17)分别与吸收器(2)的冷却水进口和第四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进口连通;而所述吸收器(2)的中温冷却水出口与冷凝器(3)的中温冷却水进口连接,第四热交换器(13)的中温冷却水出口与冷凝器(3)的中温冷却水进口连接,冷凝器(3)的高温冷却水出口与冷却塔(6)的高温冷却水进口连接;蒸发器(4)的低温冷冻水出口与空气冷却器(9)的低温冷冻水进口连接,而所述空气冷却器(9)的高温冷冻水出口与蒸发器(4)的高温冷冻水进口连接,而溶液除湿器(8)的干燥空气出口与空气冷却器(9)的干燥空气进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59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防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碱性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