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轨快速抓捕的姿轨臂一体化运动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96508.7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旭;范才智;郭胜鹏;刘望;李思侃;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12;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立新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运动规划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在轨快速抓捕的姿轨臂一体化运动规划方法,本方法具有抓捕操作用时少、抓捕操作安全性好、求解趋于全局最优等优点。该方法首次提出对空间机器人的飞越式逼近目标过程与机械臂目标抓捕过程进行一体化规划,实现了区别于传统“停靠‑抓捕”方式的飞跃式动态抓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姿轨臂一体化运动规划的模型,主要是确立了空间机器人飞越接近和机械臂抓捕过程的约束条件模型;其次,针对设计变量的离散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离散方法;最后,针对一般优化算法的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该规划模型的混沌差分进化算法。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快速 抓捕 姿轨臂 一体化 运动 规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在轨快速抓捕的姿轨臂一体化运动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规划设计变量:![]()
其中
表示飞越段初始时刻,空间机器人在Hill坐标系中相对轨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矢量,
分别表示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S2,确定运动规划约束条件运动规划约束条件包括飞越式逼近轨迹约束条件和快速抓捕约束条件,其中飞越式逼近轨迹约束条件包括安全操作距离约束、凸曲线约束和相对速度约束;(1)安全操作距离约束![]()
其中
为空间机器人质心相对于目标抓捕点的最小安全距离,Rw,max表示空间机器人操作空间的最大范围,dcp(t)为空间机器人质心相对目标抓捕点的距离,tr为捕获段的起始时刻;tmf为接触点时刻;同时定义罚函数![]()
(2)凸曲线约束![]()
其中,HωT为目标抓捕点自旋角速度向量,Hxcp是指相对运动位置向量,
为相对运动加速度向量;(3)相对速度约束![]()
其中
分别为目标抓捕点的速度分量,
分别机械臂末端的速度分量,Vε为安全操作最大相对速度;所述的快速抓捕轨迹约束条件包括抓捕操作时间约束、机械臂末端位置约束、机械臂末端姿态约束、机械臂物理约束、工作空间约束和接触扰动最小约束;(1)抓捕操作时间约束tmf=txmin<tp (5)其中tmf为接触点时刻,txmin为轨道相对运动速度最小或距离最近时刻,tp表示逃离段初始时刻;(2)机械臂末端位置约束![]()
其中HRGE,0表示初始时刻机械臂末端与目标点的距离,HRE(tm0)、HRE(tmf)分别表示抓捕操作起始与终止时刻机械臂末端相对空间机器人质心的位置,tm0表示抓捕操作起始时刻,tmf表示抓捕操作终止时刻;Hρr,0和Hρr,f分别表示抓捕操作起始与终止时刻的空间机器人质心与目标卫星质心的相对位置;HRG表示抓捕点相对目标卫星质心的位置矢量;(3)机械臂末端姿态约束![]()
其中HΩE,0和HΩE,f分别为抓捕操作起始和终止时刻的机械臂末端姿态;(4)机械臂物理约束![]()
其中qm,max和
分别表示关节角和角速率允许的最大值,qmi表示机械臂第i个关节的关节角;同时定义罚函数如下:![]()
![]()
(5)工作空间约束,用罚函数的形式表示为:![]()
其中ε为小于1的正数,;εo为大于100的正数;0Jg(qm)表示空间机器人的广义雅克比矩阵,|·|表示某矩阵的行列式,qm表示机械臂关节角向量;RE表示机械臂末端位置;PIW和PDW分别表示为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工作空间中的路径无关工作空间和路径相关工作空间;(6)接触扰动最小约束![]()
其中,
表示接触前空间机器人的速度,
为使得接触引起的基座角速度变化为零的机械臂末端相对抓捕点的速度,
为接触前抓捕点的速度;S3,确定运动规划目标函数结合约束条件中罚函数指标,令一体化运动规划的目标函数设定为min J=Jω+Jctrs (11)其中Jctrs=Jd+Jq+Jv+Js为相应的罚函数指标;Jω表示基座扰动指标,表示如下:![]()
其中
是指空间机器人基座的角速度矢量;S4,机械臂末端轨迹参数化对待规划时间段t∈[tm0,tmf],令
ξ∈[0,1];机械臂末端位置变量可以表示为:HRE=R(ξ),ξ∈[0,1] (13)机械臂末端姿态由规划初始时刻tm0的机械臂末端姿态HΩE,0绕单位向量κ旋转Φf角后调整到HΩE,f,0≤Φ≤180°,因此机械臂末端姿态变量可以表示为HΩE=[κ Φ(ξ)],ξ∈[0,1] (14)其中由HΩE,0和HΩE,f可以计算出κ与Φf,使满足Φ(0)=0,Φ(1)=Φf;假设机械臂的期望运动轨迹连续可微,则其末端的速度轨迹可以表示为![]()
由式(13)‑(15),机械臂末端的位置与姿态轨迹最终由R(ξ)和Φ(ξ)描述,因此对机械臂运动规划问题,设计变量可以统一表示为xi(ξ)=[RT(ξ) ΦT(ξ)]T,i=1,2,…,ξ∈[0,1] (16)在Hill坐标系中对xi进行参数化表示:![]()
其中
表示N阶多项式形式的xi(ξ),N根据等式约束条件的数量选取,N>等式约束条件的数量;Pk(t)表示关于时间变量t的切比雪夫多项式;bik表示Pk(t)的权系数;对式(17)式求导,得到参数化形式的速度与加速度变量:![]()
S5,混沌差分进化求解S5.1:初始化参数设定种群规模Np,个体维数dim,最大进化代数Itermax,终止条误差件ε,混沌搜索次数kc,调节因子Fs,交叉因子Cr;S5.2:种群初始化每个种群个体包含以下变量:飞越段初始时刻,空间机器人在Hill坐标系中相对轨道运动的位置、速度、姿态以及角速度矢量
机械臂末端的位置
的轨迹和姿态
的轨迹;其中
的维数为4×3=12,
和
的各个维度可以由式(17)离散为nr个变量,因还存在5个等式约束条件,所以共n=12+3×(nr‑5)个独立参数,因此随机产生Np个参数向量
i=1,2,…,Np,分别表示该设计变量的各个独立参数,构成的初始种群pop(0);S5.3:计算个体适应度首先将种群参数代入相对轨道运动方程,其次在相对运动基础上由式(17)、(18)得到机械臂末端标准轨迹,利用广义雅克比矩阵计算基座速度和位姿变化,代入目标函数式(11)得到个体适应度指标;S5.4:精英选择对种群适应度进行评价,找出适应度最佳个体Bbest,记录最佳适应度值及个体在种群中的索引位置;Bbest作为当代种群的精英;S5.5:混沌局部搜索以Bbest作为混沌搜索的初值,在Bbest附近的区域进行kc次混沌搜索:Bk=Bbest+Fs·βk (19)其中βk为Logistic混沌方程的迭代变量,Fs为调节因子,可使Bk向着正反两个方向变化;从得到的个体Bk中找出适应度最佳的B'best,若B'bset优于Bbest,则将B'best随机取代种群中个体后转S5.6;若Bbest优于B'best,则直接转S5.6;S5.6:判断终止条件判断是否满足终止准则,若满足则终止计算,输出最佳个体Bgbest;若不满足则进入S5.7,且Iter=Iter+1;S5.7:进化操作按照DE/local‑to‑best/1进化模式的规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进化操作,生成新一代种群pop(Iter),返回S5.3;重复S5.3至S5.7的过程直至满足终止条件,输出最佳个体Bgbest及其适应度的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650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二步发酵生产普洱茶茶膏的方法
- 下一篇:蚕蛹氨基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