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5003.9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2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石军太;李靖;蒲云超;李彦尊;崔全勇;孙政;李相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方法及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甲烷储罐(1)、水蒸汽发生器(2)、第一容器R1(3)、第二容器R2(4)、第三容器R3(5)和填充实验煤样的第四容器R4(6);其中第一容器R1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一气体入口(7)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二容器R2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二气体入口(8)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分别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三容器R3连通,第三容器R3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四容器R4连通;其中水蒸汽发生器可与所述第二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二容器R2连通,甲烷储罐可通过第一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一容器R1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吸附 解吸 实验 方法 及其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应用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用设备,包括如下步骤:(1)在保持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真空状态下,分别切断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的连通;连通甲烷储罐和第一容器R1,给第一容器R1充入甲烷;连通水蒸汽发生器和第二容器R2,给第二容器R2充入水蒸汽;并保持甲烷储罐、水蒸汽发生器不与第三容器R3连通;(2)切断甲烷储罐和第一容器R1的连通,以及切断水蒸气发生器和第二容器R2的连通,保持第一容器R1和第二容器R2在密闭下分别记录第一容器R1和第二容器R2的压力Pc1和Ph1,单位为MPa,然后计算得到第一容器中甲烷的摩尔量nc1,计算公式为nc1=Pc1*VR1/Zc1/R/(273.15+Tc1),其中,VR1表示第一容器R1内甲烷的体积,单位为cm3,Zc1表示第一容器R1内甲烷的气体偏差因子,通过D‑A‑K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关系式得到,R为摩尔气体常数,恒等于8.314MPa·cm3/(mol·K),Tc1表示第一容器R1内甲烷的温度,单位为℃;(3)切断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的连通,分别连通第一容器R1和第三容器R3、以及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压力平衡后,记录三个容器的压力Pch1,单位为MPa、温度Tch1,单位为℃,和相对湿度计算出三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nch1,nch1=Pch1*(VR1+VR2+VR3)/Zch1/R/(273.15+Tch1),式中VR1、VR2和VR3分别表示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的体积,单位为cm3,Zch1可根据湿度仪显示的相对湿度数据折算为气体中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1,折算公式为式中P0为实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再应用D‑A‑K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关系式得到;继而计算三个容器中水蒸汽的摩尔量nh1=nch1‑nc1;(4)连通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压力平衡后,记录四个容器的压力Pch1’,单位为MPa、温度Tch1’,单位为℃,和相对湿度计算出四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nch1’,计算公式为nch1’=Pch1’*(VR1+VR2+VR3+VR4)/Zch1’/R/Tch1’,式中R=8.314MPa·cm3/(mol·K),Zch1’可根据湿度仪显示的相对湿度数据折算为气体中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1’,折算公式为再应用D‑A‑K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关系式得到;继而计算出甲烷和水蒸汽总的吸附量ncha1,计算公式为:ncha1=nch1‑nch1’,自由的水蒸汽的摩尔量nh1’=nch1’*h1’,吸附的水蒸汽量nha1=nh1‑nh1’;吸附的甲烷摩尔量nca1=ncha1‑nha1;(5)切断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的连通,将第二容器R2抽真空,连通水蒸汽发生器与第二容器R2,给第二容器R2中再次充入水蒸汽,控制R2中压力小于当前实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切断第一容器R1和第三容器R3的连通,连通甲烷储罐与第一容器R1,给第一容器R1中再次充入甲烷,使R1中的压力大于本次充气前的2倍以上;(6)切断甲烷储罐和第一容器R1的连通,记录第一容器R1的压力Pci;切断水蒸气发生器和第二容器R2的连通,记录第二容器R2的压力Phi,式中下标i表示吸附次数,i=2,3,4,…,n;(7)切断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的连通,同时分别连通第一容器R1和第三容器R3、以及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压力平衡后,记录三个容器的压力Pchi,计算出三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气的总摩尔量nchi,nchi=Pchi*(VR1+VR2+VR3)/Zchi/R/(273.15+Tchi),Zchi可根据湿度仪显示的相对湿度数据折算为气体中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i,折算公式为再应用D‑A‑K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关系式得到;继而计算三个容器中水蒸汽的摩尔量nhi=nchi*hi,三个容器中甲烷的摩尔量nci=nchi*(1‑hi);则第i次吸附前四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为nchi+nchi‑1’*VR4/(VR1+VR2+VR3+VR4),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摩尔量分别为nhi+nhi‑1’*VR4/(VR1+VR2+VR3+VR4)和nci+nci‑1’*VR4/(VR1+VR2+VR3+VR4);(8)连通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压力平衡后,记录四个容器的压力Pchi’,计算出四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nchi’,计算公式为nchi’=Pchi’*(VR1+VR2+VR3+VR4)/Zchi’/R/Tchi’,式中R=8.314MPa·cm3/(mol·K),Zchi’可根据湿度仪显示的相对湿度数据折算为气体中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i’,折算公式为再应用D‑A‑K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关系式得到;继而计算出甲烷和水蒸汽总的吸附量nchai,计算公式为:nchai=nchi+nchi‑1’*VR4/(VR1+VR2+VR3+VR4)‑nchi’+nchai‑1,i为吸附次数,i=2,3,4,…n;四个容器平衡之后自由的水蒸汽的摩尔量nhi’=nchi’*hi’,吸附的水蒸汽量nhai=nhi+nhi‑1’*VR4/(VR1+VR2+VR3+VR4)‑nhi’+nhai‑1;吸附的甲烷摩尔量ncai=nchai‑nhai+ncai‑1;重复步骤(5)‑(8),直到吸附次数为n,吸附实验结束;(9)切断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的连通,将第二容器R2抽真空;(10)连通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压力平衡后,记录四个容器的压力Pchf1,计算出四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nchf1;计算公式为:nchf1=Pchf1*(VR1+VR2+VR3+VR4)/Zchf1/R/Tchf1;计算出甲烷和水蒸汽总的解吸量nchd1;计算公式为:nchd1=nchf1‑nchn’*(VR1+VR3+VR4)/(VR1+VR2+VR3+VR4);检测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中气体的相对湿度计算出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f1,计算公式为:计算出自由的水蒸汽的摩尔量nhf1=nchf1*hf1,自由的甲烷ncf1=nchf1*(1‑hf1),进而计算出解吸的水蒸汽量nhd1=nhf1‑nchn’*(VR1+VR3+VR4)/(VR1+VR2+VR3+VR4)*hn’;解吸的甲烷量ncd1=ncf1‑nchn’*(VR1+VR3+VR4)/(VR1+VR2+VR3+VR4)*(1‑hn’);(11)切断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的连通,将第二容器R2抽真空;(12)连通第二容器R2和第三容器R3,待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和第四容器R4压力平衡后,记录四个容器的压力Pchfj,计算出四个容器中自由的甲烷和水蒸汽的总摩尔量nchfj;计算公式为:nchfj=Pchfj*(VR1+VR2+VR3+VR4)/Zchfj/R/Tchfj;继而计算出甲烷和水蒸汽总的解吸量nchdj;计算公式为:nchdj=nchfj‑nchfj‑1*(VR1+VR3+VR4)/(VR1+VR2+VR3+VR4);检测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第三容器R3中气体的相对湿度继而计算出水蒸汽的摩尔含量hfj,计算公式为:计算出自由的水蒸汽的摩尔量nhfj=nchfj*hfj,自由的甲烷ncfj=nchfj*(1‑hfj),计算出解吸的水蒸汽量nhdj=nhfj‑nchfj‑1*(VR1+VR3+VR4)/(VR1+VR2+VR3+VR4)*hfj‑1;解吸的甲烷量ncdj=ncfj‑nchfj‑1*(VR1+VR3+VR4)/(VR1+VR2+VR3+VR4)*(1‑hfj‑1);所述设备包括:甲烷储罐(1)、水蒸汽发生器(2)、第一容器R1(3)、第二容器R2(4)、第三容器R3(5)和填充实验煤样的第四容器R4(6);其中第一容器R1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一气体入口(7)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二容器R2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二气体入口(8)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分别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三容器R3连通,第三容器R3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四容器R4连通;其中水蒸汽发生器与所述第二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二容器R2连通,甲烷储罐与第一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一容器R1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50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