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点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2369.2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春杰;段培永;石磊;丁绪东;张玫;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星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点定位方法,将补偿装置从线路末段电杆到首端电杆的顺序逐个进行模拟,确定补偿装置的初步安装位置;对支线上的每个电杆进行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补偿,计算各电杆A相、B相、C相线路每相所带用户数代数和与三相不平衡压降因子变化量;根据三相不平衡压降因子变化量的大小确定支线补偿装置的最终安装位置;将各个支线补偿位置确定后,同时归结到首端电杆,利用折算到首段电杆的数据来体现该段分支线补偿后不平衡负荷的分布情况,确定干线上的负荷分布情况;将计算后的干线负荷分布看作成一条支线负荷分布,同样利用对支线不平衡负荷的处理方法对干线进行处理,最终确定干线补偿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配电网 三相 不平衡 补偿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点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补偿装置从线路末端电杆到首端电杆的顺序逐个进行模拟,确定补偿装置的初步安装位置;(2)对支线上的每个电杆进行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补偿,计算各电杆A相、B相、C相线路每相所带用户数代数和与三相不平衡压降因子变化量;(3)根据三相不平衡压降因子变化量的大小确定支线补偿装置的最终安装位置;(4)将各个支线补偿位置确定后,同时归结到首端电杆,利用折算到首端电杆的数据来体现该段分支线补偿后不平衡负荷的分布情况,确定干线上的负荷分布情况;(5)将计算后的干线负荷分布看作成一条支线负荷分布,同样利用对支线不平衡负荷的处理方法对干线进行处理,最终确定干线补偿位置;所述步骤(2)中,对支线上对N号电杆进行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补偿时,各电杆A相、B相、C相线路每相所带用户数代数和计算公式:
式中:X为A相、B相、C相,l为变压器出线编号,m为分支线编号,n为电线杆编号,N为补偿电杆编号,则该电杆所带三相平衡户数为A相、B相或C相线路每相所带用户数代数和最小值,所带三相不平衡户数为A相、B相或C相线路每相所带用户数代数和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所述步骤(2)中,不平衡压降因子ΔUl‑m.n计算方法为:
其中,Kα为平衡负荷中动态不平衡因子;Kβ为不平衡负荷中动态不平衡因子,KR为线路阻抗因子,其值与线路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KI为线路流经单个用户电流因子,SPH为电线杆所带三相平衡户数,SSH为电线杆所带三相不平衡户数:;不平衡压降因子代数和计算公式:
三相不平衡压降因子变化量计算公式:
式中,
为未补偿时支线三相不平衡各段压降因子之和,![]()
分别为杆1、杆2···、杆n补偿后支线三相不平衡各段压降因子之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星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星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23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