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饱和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9447.3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3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巧芳;穆绍林;孔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通道饱和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电化学领域中的一种参比电极的制备技术领域。将铂丝熔融封入硬质玻璃管的一端,在铂丝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形成无漏液且离子可通过的微通道,将饱和氯化钾溶液、氯化钾晶体加入到上述硬质玻璃管中,将银‑氯化银电极插入硬质玻璃管中,并使银‑氯化银电极的银丝段伸出硬质玻璃管外,封装该端的硬质玻璃管。形成的饱和银‑氯化银电极具有可靠而准确的电位值,其值为0.194‑0.200 V (vs .NHE),且电极无漏液。而且饱和银‑氯化银电极的直径可小于1 mm,不但可用于一般的电化学实验与研究,而且适用于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和有机电解质中的电化学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饱和 氯化银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微通道饱和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盐酸水溶液中,以银丝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氯化银电极;2)将铂丝熔融封装于硬质玻璃管的一端,并在铂丝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形成无漏液且离子可通过的微通道;同时所述铂丝的两端分别暴露在玻璃管的内外两侧;3)将饱和氯化钾溶液、氯化钾晶体加入到上述硬质玻璃管中,将银‑氯化银电极插入所述硬质玻璃管中,并使银‑氯化银电极的银丝段伸出硬质玻璃管外,并封装该端的硬质玻璃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944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