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9803.3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0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杰;王海兰;钟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去除至少部分所述待修复水体内的漂浮植物;从待修复水体的待种植区域获取底泥;将获取的所述底泥与外界土壤混合;应用所述底泥与所述外界土壤的混合物制作水生植物种植块;将所述种植块种植到所述待修复水体中。上述水体修复方法,由于能够在水上作业,种植时无需抽排湖水,进而节省人力、电力,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工程投资。此外,由于种植水生植物的混合物内包括待修复水体内的底泥,一方面能够减少外界种植土或者营养对水体带来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待修复水体水面抬高的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去除至少部分待修复水体内的漂浮植物;从待修复水体的待种植区域获取底泥;将获取的所述底泥与外界土壤混合;应用所述底泥与所述外界土壤的混合物制作水生植物种植块;将所述种植块种植到所述待修复水体中,其中,应用采样设备获取底泥,所述采样设备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筛网以及连接所述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本体包括旋转连接且共同围合成收容腔的左半球部及右半球部,所述左半球部和所述右半球部上均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筛网包括左筛网、右筛网以及弹性部,所述左筛网、右筛网均通过弹性部分别与所述左半球部、所述右半球部相连接,所述左筛网与所述右筛网相对设置,且所述左筛网与所述右筛网围成收容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98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