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体隧道改建扩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292.1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华;陈孟冲;牛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体隧道改建扩挖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在隧道没有塌腔地段,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在隧道有塌腔地段,当塌腔小于新建隧道轮廓时,直接对其进行爆破,然后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当隧道塌腔大于新建隧道轮廓时,在隧道有塌腔地段进一步采用如下步骤为:在该段隧道中,通过管棚支护和插板形成棚架,起支护作用;向新建隧道轮廓外的塌腔中充填轻质材料,采用改进的扩挖支护方法,对该段隧道进行扩挖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直接用能量法分析隧道塌腔施工风险,寻找宏观定性控制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严格控制,防止不利作用力和能量都向结构的薄弱部位转移或集中作用;有利于控制施工风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支护 施工 隧道轮廓 山体隧道 隧道施工 改建 薄弱部位 工程施工 管棚支护 轻质材料 能量法 插板 充填 棚架 爆破 定性 宏观 改进 分析 安全 制定 | ||
【主权项】:
1.一种山体隧道改建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探明老隧道塌腔位置和相对大小,并进行标记;S2:在隧道没有塌腔地段,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S3:在隧道有塌腔地段,当隧道塌腔小于新建隧道轮廓时,直接对其进行爆破,然后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当隧道塌腔大于新建隧道轮廓时,在隧道有塌腔地段进一步采用如下步骤为:S301:在该段隧道中,通过管棚支护和插板形成棚架,起支护作用;S302:向新建隧道轮廓外的塌腔中充填轻质材料,以控制隧道塌腔扩大和掉块;S303:在隧道周边和掌子面控制变形的情况下,首先对新建隧道轮廓内的上半断面分左右两块纵向开挖1~2m,并及时封闭支护,以钢拱架与喷混凝土初期支护承担全部荷载;然后再对下半断面分左右两块纵向开挖1~2m,并及时封闭支护,以钢拱架与喷混凝土初期支护承担全部荷载;按照上述先上半断面后下半断面的方式循环不断对该段隧道进行开挖,确保控制隧道周边和掌子面的变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72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