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犁河谷水土保持林果复合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5989.5 | 申请日: | 201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红;王玉阳;史彦江;陈亚鹏;宋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A01G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伊犁河谷水土保持林果复合配置方法,该方法是选择易定植、生长迅速的二年生杨树苗木在河谷低植被覆盖且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山前坡地上,沿等高线营建水土保持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固土保水并调节微气候与生态环境;待杨树定植成长1年后,沿等高线套种山杏苗木并用当地良种树上干杏嫁接,营造生态‑经济复合林,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待嫁接杏树定植2年后,对杨树林进行间伐,保留四周边界上的杨树作为防护林,以此增加防护林内部地块的通风透光,促进新垦坡地杨树和杏树苗木的生长,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实现伊犁河谷新垦坡地坡度大、土壤薄、保土保水能力差、林农业生产力低下区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伊犁 河谷 水土保持 复合 配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伊犁河谷水土保持林果复合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河谷新垦坡地低植被覆盖且土壤侵蚀多发区,沿等高线以6m间距开挖宽50‑55cm,深30‑35cm截水沟,选择本土杨树品种银白杨、速生杨或胡杨与引进种杨树741‑9‑1和俄罗斯杨,将2年生杨树苗以2m株距种植在截水沟内,沿等高线营造株行距为2×6m生态水土保持林;b、杨树定植成活树龄3年后,在当年3月上、中旬,在两行杨树之间以行株距2×3m栽种2年生健壮、无根系损伤的山杏品种为大红杏、小红杏或银白杏树苗,营造经济果林,采取直径40cm、深60cm树坑穴植,在坑穴底部铺10cm牛粪或发酵熟化的鸡粪、羊粪作为底肥,栽种前用菌根真菌液浸泡树根以浸染根系,栽种时采取常规的“一提二踩三埋土”方法,踩实并覆表层土,保留树坑上部15cm不填土;c、在山杏幼苗定植成活次年3月份,从本地树上干杏良种树上剪取1年生枝条,对山杏苗进行嫁接,嫁接采用嵌芽接法或T形芽接,在嫁接时以50×50m的地块为准,对角线上的山杏苗不嫁接,作为传粉树;d、杏树嫁接成活当年秋季开始,对杨树生态林进行逐年隔行间伐,通过三年间伐,在杨树6‑7年树龄时,营造长、宽100×50m的田块,只留下四周边界上的杨树作为防护林,对地块内的杨树全部进行砍伐,截水沟保留,最终营造构建成生态经济林果复合林,在杨树砍伐后,随着杏树的生长应通过移栽调整其株行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59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