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5599.X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均;尹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7 | 分类号: | H02M3/337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向变换器,包括第一侧Vs、第二侧Vo,变压器B,功率管Q1、Q2上下管,二极管D1、D2上下管、D3,电容C1,负载RL2,以及功率管Q3、Q4,功率管Q1与D1并联后与原边串联,功率管Q3置于RL1与C1及D3组成的RCD吸收电路中,吸收原边漏感;功率管Q2与D2与副边组成双管反激电路,功率管Q4串于D2上管或下管的吸收电路中,吸收副边漏感能量,当Vs工作时,原来副边的漏感吸收电路通过正激消耗了电能,且工作电流极大,直接烧坏本侧功率管以及第2侧吸收二极管,因Q4关断而不再耗能,反之Vo侧工作时亦然,本电路具有电路简单,功耗低的特点,且当工作电压升高后,电路仍能良好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管 副边 电路 双向变换器 吸收电路 漏感 烧坏 吸收二极管 二极管 反激电路 工作电流 工作电压 漏感能量 原边串联 电容 并联 变压器 本侧 功耗 关断 耗能 上管 双管 吸收 下管 原边 升高 消耗 | ||
【主权项】:
1.一种双向变换器,至少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一只变压器,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上管、第二功率管下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上管、第二二极管下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负载,连接关系为:所述的第一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形成第一侧的输入负,所述的第一功率管的漏极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的第一连接点还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的第一负载与所述的第一电容并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同名端,并形成第一侧的输入正,并联后的另一端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上管的漏极连接第二侧的输入正,连接点还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上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上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下管的漏极,连接点同时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上管的阳极;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下管的源极连接第二侧的输入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所述的第三功率管与所述的第三二极管串联,串联的方式为以下两种之一:(1)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点;(2)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点,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的第四功率管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下管串联,串联的方式为以下两种之一:(1)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下管的阳极,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上管的源极,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侧的输入负;(2)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下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二二极管下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侧的输入负,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的第二功率管上管的源极;所述的第一侧的第一功率管处于PWM工作状态时,即能量从所述的第一侧向所述的第二侧转移时,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栅极至源极处于高电平状态,所述的第三功率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同时,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栅极至源极处于低电平状态,所述的第四功率管处于关断状态;或者:所述的第二侧的第二功率管上管和下管同步处于PWM工作状态时,即能量从所述的第二侧向第一侧转移时,所述的第四功率管的栅极至源极处于高电平状态,所述的第四功率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同时,所述的第三功率管的栅极至源极处于低电平状态,所述的第三功率管处于关断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559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