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成岩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和T2分布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8858.6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6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谭茂金;毛克宇;王琨;宋晓东;马雪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G01V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成岩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和T2分布校正方法。该测量火成岩中孔隙度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由核磁共振获得的多个原始回波幅度a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成岩 核磁共振 孔隙 校正 方法 t2 分布 | ||
【主权项】:
1.一种火成岩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由火成岩核磁共振获得的多个原始回波幅度ai 进行极化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多个回波幅度bi ,i为序号,取值为1,2,3…m;步骤二:根据回波方程组和所述多个回波幅度bi 计算得到所述火成岩的多个组分孔隙度值pj ,j为序号,取值为1,2,3…n,所述多个组分孔隙度值pj 的和为所述火成岩的总孔隙度,其中,所述回波方程组为: p 1 e - 1 × T E T 2 1 + p 2 e - 1 × T E T 2 2 + p 3 e - 1 × T E T 2 3 + · · + p j e - 1 × T E T 2 j + · · + p n e - 1 × T E T 2 n = b 1 e 1 × T E ( 1 T 2 B + D × ( Y × G × T E ) 2 12 ) p 1 e - 2 × T E T 2 1 + p 2 e - 2 × T E T 2 2 + p 3 e - 2 × T E T 2 3 + · · + p j e - 2 × T E T 2 j + · · + p n e - 2 × T E T 2 n = b 2 e 2 × T E ( 1 T 2 B + D × ( Y × G × T E ) 2 12 ) p 1 e - 3 × T E T 2 1 + p 2 e - 3 × T E T 2 2 + p 3 e - 3 × T E T 2 3 + · · + p j e - 3 × T E T 2 j + · · + p n e - 3 × T E T 2 n = b 3 e 3 × T E ( 1 T 2 B + D × ( Y × G × T E ) 2 12 ) . . p 1 e - i × T E T 2 1 + p 2 e - i × T E T 2 2 + p 3 e - i × T E T 2 3 + · · + p j e - i × T E T 2 j + · · + p n e - i × T E T 2 n = b i e i × T E ( 1 T 2 B + D × ( Y × G × T E ) 2 12 ) . . p 1 e - m × T E T 2 1 + p 2 e - m × T E T 2 2 + p 3 e - m × T E T 2 3 + · · + p j e - m × T E T 2 j + · · + p n e - m × T E T 2 n = b m e m × T E ( 1 T 2 B + D × ( Y × G × T E ) 2 12 ) ]]> 其中,e为自然常数; 为第j个横向表面弛豫时间;T2B 为横向自由弛豫时间,对于具体的流体而言其为常数;TE为回波间隔;G为磁场梯度;对于具体的核磁共振设备和岩石而言,回波间隔TE和磁场梯度G为常数;γ为流体的旋磁比;D为流体的分子扩散系数;对于具体的流体而言,磁旋比γ和分子扩散系数D为常数,所述极化校正根据下述的极化校正式进行,所述极化校正式为: 在所述极化校正式中,A为小于1的校正系数,所述校正系数A由极化等待时间Tw ,纵向弛豫时间T1 计算得到,对于具体的核磁共振仪器而言,极化等待时间Tw 为常数;对于具体的流体而言,纵向弛豫时间T1 为常数,所述校正系数A的计算式为: 在式中,e为自然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88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