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涌物理模型试验中粘度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032.7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2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刘聪;许振浩;孙超群;陈红宾;高成路;周轮;何树江;屠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涌物理模型试验中粘度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架系统、动力系统、上、下部旋转杆、探测头、光电感应元件和管涌试验系统。测量时,将探测头置于空气中,使上部旋转杆转动,下部旋转杆随着上部旋转杆转动,在上部、下部旋转杆上分别安置光电感应元件,光电感应元件随着旋转杆而转动,当上、下部旋转杆转动趋于稳定时,并在与支架系统上的固定光电感应元件距离最短位置时接触触动开关,计算机记录上下两组光电感应元件分别接触的第一时间差;将探测头插入管涌试验系统出水口,通过计算机记录上下两组光电感应元件分别接触的第二时间差。两个时间差的差值与泥水混合物的粘度成正比,代入公式即可求出管涌后泥水混合物的粘度。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模型 试验 粘度 连续 测量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管涌物理模型试验中粘度连续测量装置,包括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系统上安装有上下连接的上部旋转杆、下部旋转杆和管涌试验系统,所述上部旋转杆通过钢丝绳与下部旋转杆相连;所述的上部旋转杆由动力系统驱动且带动下部旋转杆旋转,下部旋转杆与探测头相连,所述探测头固定在下部旋转杆下端,且两者具有相同的转速;所述的上部旋转杆、下部旋转杆的一侧各连接一个光电感应元件,两个光电感应元件随着上部旋转杆、下部旋转杆的旋转而转动,且两个光电感应元件分别与安装在支架系统上的固定光电感应元件配合;所述的上部旋转杆、下部旋转杆、钢丝绳、固定光电感应元件和光电感应元件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的管涌试验系统包括管涌试样,管涌试样的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可伸缩竖杆和固定螺栓,通过可伸缩竖杆能调整支架系统的高度,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103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