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固废产生的电芬顿与电催化氧化相耦合的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5240.6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蔡乃才;刘秀宁;梁晶;陈晓春;刘钟宁;何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赛佳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固废产生的电芬顿与电催化氧化相耦合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原水泵、第一隔膜电解槽、第二隔膜电解槽、芬顿反应槽、混凝沉淀槽和铁泥溶解槽,第一隔膜电解槽、第二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室进行电催化氧化反应,分解有机污染物,第一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将芬顿反应后生成的Fe+3还原为Fe+2,第二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电化学合成产生H2O2,被还原的Fe+2、新生成的H2O2与废水一起进入反应槽进行芬顿反应,出水在混凝沉淀槽完成铁泥分离,处理后的水排放,沉淀的铁泥为Fe+3,进入铁泥溶解槽,酸溶后被送入第一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电化学还原后循环使用,实现无固废产生与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电解槽 铁泥 电催化氧化 芬顿反应 阴极室 废水处理装置 混凝沉淀槽 电芬顿 溶解槽 相耦合 还原 分解有机污染物 电化学合成 电化学还原 沉淀的 反应槽 水排放 阳极室 原水泵 出水 酸溶 送入 废水 排放 | ||
【主权项】:
1.一种无固废产生的电芬顿与电催化氧化相耦合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原水泵(6)、第一隔膜电解槽(1)、第二隔膜电解槽(2)、芬顿反应槽(3)、混凝沉淀槽(4)和铁泥溶解槽(5),所述第一隔膜电解槽(1)包括一个以上的电解单元,每个电解单元包括第一阳极(1.1)、第一隔膜(1.2)和第一阴极(1.3),第一隔膜(1.2)位于第一隔膜电解槽(1)中部,第一阳极(1.1)和第一阴极(1.3)分别位于第一隔膜(1.2)的两侧而形成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室和阴极室的上下端均不连通;所述第二隔膜电解槽(2)包括一个以上的电解单元,每个电解单元包括第二阳极(2.1)、第二隔膜(2.2)和第二阴极(2.3),第二隔膜(2.2)位于第二隔膜电解槽(2)的中部,第二阳极(2.1)和第二阴极(2.3)分别位于第二隔膜(2.2)的两侧而形成阳极室和阴极室,第二隔膜(2.2)不与第二隔膜电解槽(2)的槽底接触,阳极室和阴极室底部连通,第二隔膜电解槽(2)的阴极室底部设有曝气板(8.1),曝气板(8.1)通过管道与设在第二隔膜电解槽(2)外面的气泵(8)连通;所述第一隔膜电解槽(1)的阳极室与第二隔膜电解槽(2)的阳极室连通,第二隔膜电解槽(2)的阴极室与芬顿反应槽(3)连通,芬顿反应槽(3)内设第一搅拌器(3.1);混凝沉淀槽(4)包括底部连通的混凝区和沉淀区,芬顿反应槽(3)与混凝沉淀槽(4)的混凝区连通,混凝区上方设有碱液投加口(4.2),混凝区内设第二搅拌器(4.1),沉淀区上方设有出水堰槽(4.3),出水堰槽(4.3)下方设有沉淀机构(4.4);混凝沉淀槽(4)的沉淀区底部与铁泥溶解槽(5)连通;所述铁泥溶解槽(5)内设第三搅拌器(5.1),铁泥溶解槽(5)的出口设有过滤器(5.2),铁泥溶解槽(5)的出口通过循环泵(7)与第一隔膜电解槽(1)的阴极室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赛佳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赛佳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52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综合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臂梁台式家用反渗透纯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