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EDOT/g-C3N4电极检测邻氯苯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1328.0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3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弟;李彩红;赵建军;朱俊;毕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EDOT/g‑C3N4电极检测邻氯苯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2)建立检测邻氯苯酚浓度的标准曲线;(3)检测待测样品中邻氯苯酚的浓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对邻氯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40mmol/L,峰电流Ipa与邻氯苯酚浓度c线性方程为Ipa(μA)=3.15282+0.57007c(mmol/L)(R2=0.994),检测限为0.42mmol/L。同时,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在实际水样检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edot sub 电极 检测 氯苯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PEDOT/g‑C3N4电极检测邻氯苯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取邻氯苯酚加入ABS缓冲溶液中溶解,配制不同已知邻氯苯酚浓度的标准溶液;其中邻氯苯酚标准溶液浓度为0.5~40mmol/L;(2)建立检测邻氯苯酚浓度的标准曲线:采用PEDOT/g‑C3N4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用作参比电极、Pt丝电极用作对电极,以步骤(1)中配制的邻氯苯酚标准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差示脉冲伏安扫描,记录峰电流Ipa,将所述的峰电流Ipa与邻氯苯酚标准溶液浓度c绘制Ipa‑c工作曲线,或采用线性回归法得到Ipa‑c线性回归方程,建立检测邻氯苯酚浓度的标准曲线;(3)检测待测样品中邻氯苯酚的浓度:取适量的待测样品加入ABS缓冲溶液中溶解、稀释,稀释后混合液中邻氯苯酚的浓度在0.5~40mmol/L范围内,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方法检测峰电流Ipa,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邻氯苯酚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132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