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护架、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9361.3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杰;杨兴山;邓俊强;田军;杨献章;邢校崟;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22 | 分类号: | E21D11/22;E21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护架、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支护段依次循环连接构成的支护架,每个支护段的两端均设有孔槽,相邻支护段通过第一套管连接,第一套管为尺寸与支护段相匹配的口字型环向套筒,且其前、后壁面的两端对应于孔槽均设有安装孔;第二套管为由类似于第一套管的环向套筒与对称设于环向套筒前、后侧壁中心的两个纵向套筒构成的十字型套管;环向套筒左、右壁面的两端中部设有消能预裂缝;由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组合构成的支护结构,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能有效适应围岩大变形,降低隧道局部大变形侵限风险,提高初衬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节省工程后续处治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支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循环连接且环向布置的支护段,每个所述支护段的两端均设有孔槽,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段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为尺寸与所述支护段相匹配的口字型环向套筒,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前壁面及后壁面的两端对应于所述孔槽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孔槽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左壁面及右壁面的两端均设有消能预裂缝;所述消能预裂缝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左壁面及右壁面的两端中部,且均为向所述左壁面及右壁面中心延伸的裂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936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