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生产交通燃料用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4296.5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伦刚;马隆龙;王铁军;张琦;张兴华;刘琪英;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G1/02;C10G1/04;C10L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生产交通燃料用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汽提‑水解工艺分级降解秸秆获得糠醛溶液和乙酰丙酸溶液;b、步骤a获得的糠醛溶液和乙酰丙酸溶液在碱催化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迈克尔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碳链长度为16以上、分子量为280以上的固体含氧聚合物;步骤b获得的固体含氧聚合物与溶剂混合后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溶解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在负载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脱氧反应生成C5‑C20的烃类化合物;本发明获得的烃类化合物产率可高达10%,经过炼制可用作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替代品或添加剂,提供了以秸秆为原料制备交通燃料油的一种廉价简易的方法,具有较强应用性和经济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生产 交通 燃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秸秆生产交通燃料用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秸秆用稀酸溶液进行润湿预处理后加入水解罐中,通入1.3MPa饱和水蒸汽,165‑180℃、0.8‑1.0MPa下进行蒸汽提取,收集液体产物获得糠醛溶液,剩余残渣中加入酸液在175‑190℃,1.0‑1.2MPa下进行水解,过滤收集水解液,调节pH值为5‑6,得到乙酰丙酸溶液;b、步骤a获得的糠醛溶液和乙酰丙酸溶液在碱催化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迈克尔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碳链长度为16以上、分子量为280以上的固体含氧聚合物,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1.0h‑6.0h,搅拌速度为100‑500转/分钟,糠醛和乙酰丙酸的摩尔比为4:1‑1:4,乙酰丙酸和碱的摩尔比为1:1‑1:2,糠醛质量浓度5‑16%,乙酰丙酸质量浓度为5‑10%;投料方式分为两种:先取碱分别溶于糠醛溶液和乙酰丙酸溶液,然后这两种溶液同时加到反应罐中;其次是含碱的糠醛溶液逐步加入到含碱的乙酰丙酸溶液;c、步骤b获得的固体含氧聚合物与乙酸‑水、乙酸‑四氢呋喃、乙酸‑醇溶剂中的任一种溶剂混合后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60‑150℃、氢气压力0.5‑4.0MPa进行加氢‑溶解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在负载金属催化剂作用下180‑360℃、氢气压力3.0‑6.0MPa进行加氢脱氧反应生成C5‑C20的烃类化合物;所述溶剂与固体含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1;所述金属催化剂选自Raney Ni、Ru/C、Pd/C中的任一种;所述的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第一金属组分为Ru、Pd、Pt、Rh中的一种,第二金属组分为Mo、Sn、Co、Cu、W中的一种,载体为活性炭、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钛、磷酸锆、磷酸铌中的一种或两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42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味气体燃料的添味混合物
- 下一篇:一种煤热解气冷却及余热回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