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7668.8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妮;刘心田;曲红霞;王哲江;连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50/80;A23K10/30;A23K10/2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属于水产养殖领域。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或杂色蛤、沙蛤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做为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 | ||
搜索关键词: | 贝类 梯次 养殖 生态 体系 | ||
【主权项】:
一种鱼参贝类梯次养殖低碳生态体系,设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其特征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用水提取于地下深井海水,地下深井海水温度在10—20℃之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单元产生的废水排入刺参池塘养殖单元,废水中的饲料残渣和大菱鲆的粪便做为刺参的饵料,部分饲料残渣和粪便会分解成无机营养盐,成为单胞藻繁殖的营养来源;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水携带大量单胞藻再引入贝类养殖单元,经文蛤或杂色蛤、沙蛤的滤食,水体得到净化;贝类养殖单元的水再排放水到养殖场周边的储水渠,做为刺参池塘养殖单元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排放到大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766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