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旋转式多级变容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1137.8 | 申请日: | 2016-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旭;张阔;李潇逸;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18/02;F04C29/00;F04C29/06;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旋‑旋转式多级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是,包括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变频电动机、容量卸载通路、气液分离器、级间混合室,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和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与电磁阀和单向阀配合,可构成单级压缩并联运行或双级压缩联合运行两种工作模式,两个压缩单元的容量及其容量比由变频电动机频率和容量卸载机构调节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小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单级压缩运行,在大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双级压缩运行;压缩机容量及低高压级容量比可调节控制,变工况时响应迅速,适用范围广;压缩机进气直接冷却电机,运行可靠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旋转 多级 容量 压缩机 | ||
【主权项】:
一种涡旋‑旋转式多级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是,它包含机壳(1),固定于机壳(1)内的变频电动机(2),设置于变频电动机(2)上端的第一平衡块(3)和下端的第二平衡块(4);固定于变频电动机(2)转子上的曲轴(5),曲轴(5)顶部套置偏心件(6),在偏心件(6)上套置的轴承(7);还包括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容量卸载机构和辅机配件;所述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的结构是,在机壳(1)上设置涡旋单元进气口(8),机壳(1)内设置涡旋单元进气腔(9),在第一平衡块(3)上方设置支撑架(10),支撑架(10)上置有动涡旋盘(11),动涡旋盘(11)与静涡旋盘(12)相咬合,在静涡旋盘(12)与动涡旋盘(11)之间设有涡旋盘进气口(13),位于静涡旋盘(12)上凹槽中设置限位组件(14),在位于限位组件(14)上方设有固定于机壳(1)内壁的顶部消音罩(15),位于机壳(1)内最上方设有贯穿于顶部消音罩(15)的排气通路切换组件(16),顶部消音罩(15)与其上方机壳(1)围成的涡旋单元排气腔(17),在机壳(1)上设有与涡旋单元排气腔(17)连接的涡旋单元排气口(18);所述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的结构是,曲轴(5)贯穿的上消音罩(19)、上法兰(20)、上气缸(21)、下气缸(22)、下法兰(23)、下消音罩(24)及上气缸(21)与下气缸(22)之间的中间隔板(25),上气缸(21)内置有第一滚动转子(26),下气缸(22)内置有第二滚动转子(27),上法兰(20)、上气缸(21)、中间隔板(25)、下气缸(22)和下法兰(23)通过螺栓(28)固连,在上消音罩(19)与下消音罩(24)之间设置旋转单元排气腔(29),上气缸(21)的吸气腔与上进气管(30)相连,下气缸(22)吸气腔与下进气管(31)相连,在机壳(1)上设有底部进气口(32)和整机排气口(33);所述容量卸载机构的结构是,在机壳(1)顶部上方设有与涡旋单元排气腔(17)相连的上卸载通道(34),在上卸载通道(34)的另一端设有相连的PWM电磁阀(35),PWM电磁阀(35)内部具有控制滑块(36),PWM电磁阀(35)出口与下卸载通道(37)相连,在机壳(1)上设有与下卸载通道(37)相连的卸载机构回气口(38);所述辅机配件包括固定于机壳(1)侧壁外的气液分离器(39);气液分离器涡旋单元连通管(40)与涡旋单元进气口(8)相连,下进气管(31)、上进气管(30)均通过第二三通接头(43)、第一三通接头(42)、第一单向阀(52)与置于气液分离器(39)内的气液分离器旋转单元连通管(41)连通,在气液分离器(39)侧壁外固定有级间混合室(44);级间混合室第二排气管(46)通过第二电磁阀(51)、第一三通接头(42)、第二三通接头(43)分别与下进气管(31)、上进气管(30)连通,级间混合室第一排气管(45)通过第二单向阀(53)与底部进气口(32)连通,级间混合室涡旋单元连通管(47)与涡旋单元排气口(18)连通,级间混合室补气口(48)通过第一电磁阀(50)与补气管(49)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11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