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管体均匀变形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79829.9 | 申请日: | 201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栋;魏帆;袁江龙;吴泽;郭霖;梁国萍;王剑;李缘;赵欣;王斌;赵东;宗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6/051 | 分类号: | B21D26/051;B21D3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冯亮 |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管体均匀变形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一、将装配好的基管和衬管夹持于模具中;二、计算双金属复合管水压复合成形的第一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和第二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三、将夹持于模具中的基管的两端与衬管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向衬管内充水排气;四、向衬管内部打压,待压力上升至第一阶段压力设定值P1后保压2min~10min;五、继续升压至第二阶段压力设定值P2后保压10s~240s;六、卸压排水,下料,得到双金属复合管。该方法能够保证衬管在复合过程中环向和轴向发生充分变形,因此采用该方法制造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基/衬接触面积大、沿轴向和环向的结合强度均匀性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管体 均匀 变形 双金属 复合管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全管体均匀变形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装配好的基管和衬管夹持于模具中;所述衬管的长度大于基管的长度;所述衬管两端穿出基管的长度L不小于70mm;步骤二、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双金属复合管水压复合成形的第一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和第二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
![]()
![]() P′i=ln Kσ′o+ln kσ′i         (4);其中do为衬管的外径,单位为mm;di为衬管的内径,单位为mm;δ为基管和衬管的单边间隙,单位为mm;δ'为基管和模具之间的单边间隙,单位为mm;Do为基管的外径,单位为mm;σsi为衬管的屈服强度,单位为MPa;E′i为衬管的强化模量,单位为MPa;E′o为基管的强化模量,单位为MPa;K为基管的外径与内径之比,无量纲;k为衬管的外径与内径之比,无量纲;σso为基管的屈服强度,单位为MPa;σ′i为衬管的流动应力,单位为MPa;σ′o为基管的流动应力,单位为MPa;所述基管和衬管的单边间隙δ不大于2mm;所述基管和模具之间的单边间隙δ'不大于2mm;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夹持于模具中的基管的两端与衬管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向衬管内充水排气;步骤四、步骤三中所述排气完成后向衬管内部打压,待压力上升至第一阶段压力设定值P1后保压2min~10min,所述第一阶段压力设定值P1为第一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的0.9~1.2倍;步骤五、待步骤四中保压完成后继续升压至第二阶段压力设定值P2后保压10s~240s,所述第二阶段压力设定值P2=P′i+Pm,其中Pm为30MPa~80MPa;步骤六、待步骤五中保压完成后卸压排水,下料,得到双金属复合管。
P′i=ln Kσ′o+ln kσ′i         (4);其中do为衬管的外径,单位为mm;di为衬管的内径,单位为mm;δ为基管和衬管的单边间隙,单位为mm;δ'为基管和模具之间的单边间隙,单位为mm;Do为基管的外径,单位为mm;σsi为衬管的屈服强度,单位为MPa;E′i为衬管的强化模量,单位为MPa;E′o为基管的强化模量,单位为MPa;K为基管的外径与内径之比,无量纲;k为衬管的外径与内径之比,无量纲;σso为基管的屈服强度,单位为MPa;σ′i为衬管的流动应力,单位为MPa;σ′o为基管的流动应力,单位为MPa;所述基管和衬管的单边间隙δ不大于2mm;所述基管和模具之间的单边间隙δ'不大于2mm;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夹持于模具中的基管的两端与衬管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向衬管内充水排气;步骤四、步骤三中所述排气完成后向衬管内部打压,待压力上升至第一阶段压力设定值P1后保压2min~10min,所述第一阶段压力设定值P1为第一阶段理论成形压力Pi的0.9~1.2倍;步骤五、待步骤四中保压完成后继续升压至第二阶段压力设定值P2后保压10s~240s,所述第二阶段压力设定值P2=P′i+Pm,其中Pm为30MPa~80MPa;步骤六、待步骤五中保压完成后卸压排水,下料,得到双金属复合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798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设备用壳体冲孔机构
- 下一篇:一种副消声器旋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