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与鸭的集成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0835.8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州市鸿宇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7/02;A01K31/00;A01K31/18;A01K31/19;A23K10/12;A23K10/26;A23K50/8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邹新华 |
地址: | 611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与鸭的集成养殖方法,涉及养殖领域,本发明通过鱼与鸭共同养殖,使得鱼、鸭通过鱼塘产生生物链,利用鸭子在鱼塘中划水活动,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水体的营养环境,而鸭的粪便排放在鱼塘中,给鱼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食物,利用了鸭粪,减轻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养殖成本,促进了鱼的生长,提高了收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鱼与鸭的集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地选址:基地选择在附近有流动的清洁水源,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道且交通便利,环境无污染,地形平坦的林地;步骤S2:鸭舍建设:鸭舍采用开放式的砖混结构,面积为150—200平方米,鸭舍的地板由多个条状石板构成,条状石板之间间距3—5cm,每两个条状石板之间由立柱支撑,地板与地面距离30—50cm,地板上铺设养殖塑料网格,地板下方设置有发酵池,鸭舍内设置有由砖混墙隔开的雏鸭区、病鸭区、产蛋区和混养区,各区均靠墙设置,混养区均与产蛋区和雏鸭区相邻,病鸭区与产蛋区相邻,雏鸭区与病鸭区各设置在一角落并且之间设有通道,该通道连通鸭舍外与混养区,混养区出口对应设置有坡度为1:1.5—1:2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连接有鱼塘;步骤S3:鱼塘建设:鱼塘深度为1.5—2m,长宽比为2:1—3:1,鱼塘的进水口连接有水源,并向排水口方向倾斜,鱼塘建设好之后进水注满鱼塘,再按每亩每1m深用25斤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处理;步骤S4:鱼鸭投放:鱼塘消毒处理后的3—5天,按每亩鱼塘45—75公斤投放鱼种,每亩鱼塘套养80—160只鸭子;步骤S5:水质管理:鱼塘水质应保持透明度在20—30cm之间,当水质透明度低于20cm时或时隔6—10天时,应对鱼塘进行换水;每隔15—20天应按每亩每1m深用25斤生石灰消毒以使水质PH值为7—8之间;步骤S6:鸭舍管理:鸭舍应每隔7天使用浓度为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处理;所述鱼塘中搭设有网架,网架将鱼塘分为水域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水域为鸭子的养殖区域,另一部分水域为鱼的养殖区域,网架由两根竹竿和一张设置在两根竹竿之间的网组成,竹竿底部插入池塘底部,上部高出池塘水面50cm,上部能够阻挡鸭子越过到鱼所在的水域,下部能够阻挡鱼穿过到鸭子所在的水域;所述步骤S4中,鱼种按滤食性鱼类占65%—80%,杂食性鱼类占20%—35%的占比投放;所述鸭子所在水域的鱼塘中每隔15天向池底投放光合细菌以加速沉积的鸭粪分解,光合细菌按每亩每一米水深投放1—2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鸿宇家庭农场,未经崇州市鸿宇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7083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