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4314.1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雪;纪中华;方海东;潘志贤;岳学文;李纪潮;闫帮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1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该方法针对滇池流域土壤薄层石质山地的特点,采用豆科耐旱植物及一些耐干旱贫瘠的经济作物,再辅以隔坡水平沟、鱼鳞坑、植物篱等工程措施,设计恢复模式,在编号为单号的隔坡水平沟内种植剑麻;在单号隔坡水平沟的沟下表土埂种植车桑子或木豆;在编号为双号的隔坡水平沟内种植金合欢、银合欢、黄花槐或云南相思树,在双号隔坡水平沟沟下表土埂扦插象草;在各隔坡水平沟之间的鱼鳞坑内种植地石榴或紫花苜蓿;在坡底的种植沟内种植花椒。本发明经过三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量降低了70%以上,植物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0%增加到90%,主要面源污染的污染物降低了7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薄层 山地 侵蚀 陡坡 水土保持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规划各种植区从预治理的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坡顶至坡底沿等高线的方向挖隔坡水平沟,离坡顶最近的隔坡水平沟距离坡顶4~5m,并对隔坡水平沟自上而下依次按自然数1、2、3、4、5……编号,相邻两隔坡水平沟之间的相邻沟边间隔距离为4~5m;将挖出的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按表土:腐熟农家肥的体积比为7: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土回填至隔坡水平沟内,回填在隔坡水平沟内的混合土的厚度为隔坡水平沟的沟深的2/3~3/4,剩余的土堆积于隔坡水平沟下沿,形成7‑8cm高的表土埂;在相邻两隔坡水平沟之间的坡地上挖鱼鳞坑,将挖出的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按表土:腐熟农家肥的体积比为7: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土回填至鱼鳞坑内,回填在鱼鳞坑内的混合土厚度为鱼鳞坑的深度的2/3~3/4,剩余的土堆积于鱼鳞坑的下沿,形成7‑8cm高的表土埂;在坡底沿等高线的方向挖种植沟,将挖出的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按表土:腐熟农家肥的体积比为7: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土回填至种植沟内,回填在种植沟内的混合土厚度为种植沟的深度的2/3~3/4,剩余的土堆积于种植沟下沿,形成7‑8cm高的表土埂;(2)构建人工植物群落①在编号为单号的隔坡水平沟内种植剑麻;在编号为单号的隔坡水平沟的沟下沿表土埂种植车桑子或木豆;②在编号为双号的隔坡水平沟内种植金合欢、银合欢、黄花槐或云南相思树,在编号为双号的隔坡水平沟的沟下沿表土埂种植象草;③在各相邻的隔坡水平沟之间的鱼鳞坑内种植地石榴或紫花苜蓿;④在坡底的种植沟内种植花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431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