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自适应滞环滑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1634.1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0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刚;王琳;高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范光晔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自适应滞环滑模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存在右半平面零点的特点,采用滞环电流控制器,滞环的加入使得控制量切换频率不会过高;针对变换器输入范围较宽的特点,引入自适应前馈,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改变滞环宽度,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开关频率在较小范围内变化;针对稳态开关频率受负载变化影响的特点,引入自适应反馈,根据负载的变化调节滑动系数,使负载变化时维持开关频率不变。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比较简单,响应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可应用于输入电压宽范围变化以及负载变化较大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管 buck boost 变换器 自适应 滞环滑模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自适应滞环滑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双管Buck‑Boost变换器数学模型建立;步骤2,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中的iL和vc,构建控制轨线函数S,其中vc为输出电压瞬时值,iL为电感电流瞬时值;步骤3,根据到达条件
(t>0且|S|≥δ>0)确定u1和u2,其中u1为可控开关管Q1的控制信号,u2为可控开关管Q2的控制信号;步骤4,求解满足存在条件
的不等式关系;步骤5,明确滞环宽度κ和开关频率fs间的关系;步骤6,自适应前馈的设计与实现;步骤7,自适应反馈的设计与实现;步骤8,变换器进行Buck模式和Boost模式的选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163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