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污染底泥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2578.7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真明;刘彤;苑宝玲;杨志敏;刘淑坡;刘啟迪;李飞;廖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污染底泥的修复方法,所述水体污染底泥为富营养化严重的城市河道和景观湖水体的污染底泥,该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污染负荷,在水体中均匀投加粒径为1~4mm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覆盖厚度为2~6cm;(2)待水体水质明显改善且透明度提高至大于三分之一水深时,向水体中种植沉水植物;(3)在冬季时进行沉水植物恢复。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削减底泥中氮和磷的排放,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且技术实施过程简单,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污染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体污染底泥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污染底泥为富营养化严重的城市河道和景观湖水体的污染底泥,该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污染负荷,在水体中均匀投加粒径为1~4mm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覆盖厚度为2~6cm,以快速削减水体中污染物负荷,改善底层水体和表层底泥的氧化还原环境,隔绝污泥底泥和延缓营养盐释放水质,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至适宜沉水植物生长需要的光照补偿深度,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力的生境条件,底泥活性覆盖材料为天然沸石、生物沸石、锁磷剂
和改性净水厂污泥中的至少一种;(2)待水体水质明显改善且透明度提高至大于三分之一水深时,向水体中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为苦草、狐尾藻、眼子菜和黑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苦草种植密度为35~65株/m2;狐尾藻种植密度为4~7芽/丛,8~10丛/m2;眼子菜种植密度为25~55株/m2;黑藻种植密度为8~17芽/丛,8~14丛/m2;(3)在冬季时进行沉水植物恢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25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