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除臭堆肥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0299.7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吕凡;何品晶;邵立明;章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除臭堆肥化处理系统,包括外膜、内膜、气肋式骨架与除臭基座,所述的除臭基座设有两个,所述的外膜与内膜由气肋式骨架撑开,且外膜与内膜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除臭基座上,由此外膜和内膜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内膜内侧用于放置堆体,堆体产生的恶臭气体和水蒸汽通过内膜进入到外膜和内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水蒸汽在该密闭空间中冷凝成水,而且恶臭气体分子会被吸收溶解至冷凝水中,由此形成废水,沿外膜内侧和内膜外侧滑落至底部的除臭基座中,由除臭基座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可拆卸,能够隔离并去除生物质废物堆肥化处理时产生的恶臭和水蒸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臭 堆肥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自除臭堆肥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膜(1)、内膜(2)、气肋式骨架(3)与除臭基座(4),所述的除臭基座(4)设有两个,所述的外膜(1)与内膜(2)由气肋式骨架(3)撑开,且外膜(1)与内膜(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除臭基座(4)上,所述的外膜(1)位于气肋式骨架(3)外侧,所述的外膜(1)采用不透气也不透水面料,所述的内膜(2)位于气肋式骨架(3)内侧,所述的内膜(2)采用透气不透水面料,所述的内膜(2)内侧用于放置堆体(22),堆体(22)产生的恶臭气体和水蒸汽从外膜(1)与内膜(2)之间流到除臭基座(4)内,由除臭基座(4)排出;所述的内膜(2)采用水蒸汽渗透性高于3000g/(m2·s)的材料;所述的除臭基座(4)包括一槽型框架(6),在槽型框架(6)内上层铺设填料层(9),下层铺设导流层(8),填料层(9)用于吸附、吸收和降解溶解在冷凝水中的恶臭气体分子,导流层(8)用于收集和导排废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02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