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7607.0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银芳 |
主分类号: | F26B15/08 | 分类号: | F26B15/08;F26B3/02;F26B5/08;F26B25/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支架装置、框体、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及气缸装置,底板上设有回收箱,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斜杆、第一横杆、第一弯曲杆及第二斜杆,框体上设有盖环、加热框、第一过滤网、散热框、加热棒、第一管道、第一风机、第二支架、倒料环及收集环,升降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一竖杆、第一支撑杆、第一锯齿、第一定位块、第四支架、第一滚轮、第二锯齿及第三斜杆,旋转装置包括电机、转轴、转盘、第一挡环、固定块及横板,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挡环、第三支撑杆、弹簧、气缸、推动杆、收集斗及定位杆,本发明能够对铝净矿进行彻底的烘干,烘干的较为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矿石 烘干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之间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旋转装置及位于所述旋转装置下方的气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弯曲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斜杆,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盖环、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下方的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加热框内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框上方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左侧的第二支架、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倒料环及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收集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右表面的第一锯齿、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左表面的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二锯齿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三斜杆,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转盘、位于所述电机周围的第一挡环、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横板,所述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周围的第二挡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三支撑杆、收容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内的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右两侧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收集斗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定位杆;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回收箱呈环状,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盖环呈环状,所述盖环水平放置,所述盖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盖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加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散热框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环呈环状,所述倒料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环的内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倒料环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收集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收集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位于所述框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盖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贯穿所述第三支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锯齿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支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二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呈圆柱体,所述转轴竖直放置,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呈圆柱体,所述转盘水平放置,所述转盘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倒料环的下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挡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挡环的上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挡环及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呈圆柱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挡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挡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弹簧呈竖直状,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收集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挡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杆呈V字形,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收集斗固定连接;所述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电机,使得第一滚轮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锯齿及第一锯齿相互齿合运转,使得所述第一竖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盖环带动所述加热框及第一过滤网向上移动,并且启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所述转盘旋转,然后将需要烘干的矿石从框体的上方倒入到框体内,然后落在转盘上,由于转盘旋转,使得转盘上方的矿石做离心运动,进而使得转盘上的矿石被甩到四周且经过倒料环的上表面集中到框体的内表面上,然后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电机使得第一滚轮逆时针旋转,然后带动所述第一竖杆向下移动,然后使得盖环、加热框及第一过滤网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上,然后启动加热棒,使得加热框内的温度上升,然后启动第一风机,使得外界的空气经过第一管道进入到加热框内,然后带动所述加热框内的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到第一过滤网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的侧面过滤后进入到框体内,由于矿石均匀集中在框体的内表面及倒料环上,从而可以使得温度较高的气体可以与矿石进行充分接触,进而使得烘干效率更高,待烘干一段时间后,启动气缸,通过推动杆使得第二挡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横板向下移动,所述横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电机及转盘向下移动,然后框体内表面上的矿石下落到转盘上,然后被旋转的转盘甩到收集环的内表面上,然后顺着收集环的内表面落在收集斗上,然后顺着收集斗的上表面进入到回收箱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银芳,未经陈银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76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热利用热风式穿透逆流流化干燥机
- 下一篇:纯液氮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