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7703.9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杭晓风;万印华;陈向荣;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廷润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42 | 分类号: | B01D61/42;C01B2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的工艺。仅以次磷酸钠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将次磷酸钠溶液放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去离子水分别放入酸室和碱室,并将上述三个隔室内的液体泵入双极膜电渗析膜堆进行循环,开启双极膜电渗析装置,进行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得到次磷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本发明所述制备次磷酸的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工艺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且一对电极之间可以有多组配组单元重复组装形成的膜堆,容易进行工业放大。制备得到的次磷酸可以直接当作产品用于次磷酸钠的生产原料,也可以通过精制进一步降低次磷酸溶液中钠离子的含量,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调节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的pH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膜 电渗析 法制 磷酸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次磷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以次磷酸钠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的具体操作为:(1)向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中加入次磷酸钠溶液,酸室和碱室中分别加入去离子水;(2)将酸室、盐室和碱室中的液体泵入双极膜电渗析膜堆进行循环,所述膜堆由至少1组配组单元构成,所述配组单元由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和双极膜按顺序依次排列组成;(3)开启双极膜电渗析装置,进行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得到次磷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步骤(1)中所述次磷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0‑250g/L,且随着电渗析过程的进行保持盐室内次磷酸钠的浓度在50‑250g/L;随着电渗析过程的进行,当酸室内的次磷酸浓度达到35‑180g/L时,取出原次磷酸体积65‑80%的次磷酸并加入相同体积的水;随着电渗析过程的进行,当碱室内氢氧化钠的浓度达到15‑100g/L时,去除原氢氧化钠体积50‑60%的氢氧化钠并加入相同体积的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廷润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廷润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77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