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1615.8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斌;闵奋力;刘碧云;张义;李今;贺锋;曾磊;代志刚;徐栋;周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步骤是:a、外围篱栅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b、选定水深在0.5‑1.5m范围的水域,标记外围篱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按照80‑100株/m2的密度,种植外围植物篱栅层沉水植物;c、待外围篱栅区域植物种植10‑20d后,再种内围保护区沉水植物,密度为50‑80株/m2;d、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18‑22d内,对于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进行打捞清理,并补充新的沉水植物使其达到既定种植密度。方法易行,操作简便,生态环保,避免了围网等人为施工的干扰,减少了工程施工污染,降低了工程造价,有利于沉水植物恢复重建和群落优化中的沉水植物定植和繁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定植 繁衍 耐牧食 生境 营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a、外围篱栅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b、选定水深在0.5‑1.5m范围的水域,标记外围篱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按照80‑100株/m2的密度,种植外围植物篱栅层沉水植物;c、待外围篱栅区域植物种植10‑20d后,再种植内围保护区沉水植物,密度为50‑80株/m2;d、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18‑22d内,对于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进行打捞清理,补充新的沉水植物使其达到定种植密度;所述的用于构建外围篱栅的沉水植物为穗花狐尾藻、五刺金鱼藻、轮藻、大茨藻其中一种或二至四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内围受保护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蓖齿眼子菜、伊乐藻其中一种或二至五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耐牧食区域,包括外围篱栅层沉水植物和内围受保护区沉水植物共同形成的长方形区域,用竹竿和尼龙绳分别标记外围篱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外围篱栅层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161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