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底基观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1383.6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兆华;林间;孙珍;黄健龙;黄锐;李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底基观测平台,其包括回收系统和抛弃支架,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集成安装架、第一浮球、第二浮球、三分体声学释放器、至少一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声学测距仪;第一浮球作为装载电池、电源驱动板、主控板与姿态传感器的仪器仓;抛离支架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环架和环架下方的三角着陆架;三角着陆架每个脚分别设有相同规格的配重块和导流装置;所述三分体声学释放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声学测距仪分别与所述仪器仓内的主控板电相连。本装置结构既可以保证整体平稳下沉着陆,又可以保证回收系统的成功释放回收,能够在小于7000米深度的海底开展长期稳定的连续观测和通信,为海底测地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观测 平台 | ||
【主权项】:
一种海底底基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收系统(1)和抛弃支架(2),所述回收系统(1)包括集成安装架、第一浮球(107)、第二浮球(108)、三分体声学释放器、至少一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112)和至少一个声学测距仪;所述集成安装架形似尖底的“鸟笼”,包括位于顶部的锥形架(101)、位于上部的第一水平环架(102)、位于中部的若干平行的竖直杆(103)、位于下部的第二水平环架(104)及水平格架(105)、位于底部的兜架(106);所述第一浮球(107)作为装载电池、电源驱动板、主控板与姿态传感器的仪器仓,其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格架(105)上;所述第二浮球(108)设有若干个,并通过保护壳固定于相同水平位置的所述竖直杆(103)上;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112)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杆(103)上,所述三分体声学释放器、声学测距仪分别固定在集成安装架上;所述抛离支架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环架(201)和环架下方的三角着陆架;所述三角着陆架每个脚分别设有相同规格的配重块(203)和导流装置;所述第二水平环架(104)与所述顶部环架(201)相吻合接触;所述三分体声学释放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112)和声学测距仪分别与所述仪器仓内的主控板电相连;所述三分体声学释放器设有两套,每套三分体声学释放器由换能器(109)、电池仓(110)和释放控制器(111)这三部分分别经过水密处理后通过水密电缆连接构成,所述换能器(10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环架(102)上,所述电池仓(110)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杆(103)上,所述释放控制器(111)固定安装在所述兜架(106)上;所述兜架(106)深入所述三脚着陆架(202)内部,且用一根钢丝绳(207)的一端连接某一释放控制器(111)底部的活动挂钩,钢丝绳(207)的另一端穿过抛弃支架(2)内部设置的连接环(206)后与另一释放控制器(111)底部的活动挂钩连接;所述释放控制器(111)与所述仪器仓内的主控板电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13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铅鱼水深测量电路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万向节外圈底厚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