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粒岩微细纹层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906.X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王怀洪;李增学;王东东;孔凡顺;黄兴龙;吕大炜;张晖;马明永;刘海燕;王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1B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岩微细纹层分类方法,主要包括用细粒沉积及细粒岩微细层精细刻画与微观定量表征方法,将纹层厚度、纹层属性、有机质纹层及纹层空间分布等定量参数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建立之间的相关关系,形成细粒沉积微细纹层评价系统。本发明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及多级旋回识别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结合高精度观察手段识别与判识技术方法、实验测试分析技术,对细粒沉积物类型、细粒微细纹层属性、厚度包括显微厚度、空间分布连续性等进行刻画,提出了主参数与辅助描述的分类方法,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集空间的科学评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粒 微细 分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细粒岩微细纹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对细粒沉积及细粒岩中的小型沉积构造信息进行收集、测量、划分和大类归类细粒沉积及细粒岩中的小型构造很多,需要首先进行收集整理、测量,筛选,去伪存真,进行纹层、微细纹层大类归类和分析;b细粒沉积及细粒岩纹层属性识别与分类纹层属性是纹层分类的基础,属性是纹层所特有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b1以刚性细粒物质为主的纹层及微细纹层;b2混合层形成的纹层及微细纹层单位;b3纹层单位是以有机质为主的纹层及微细纹层;c对纹层类型进行逐一甄别、分类和测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甄别、分类和测量:c1宏观分类,是指肉眼可以进行测量和甄别的纹层及微细纹层;c2显微分类,即是借助显微镜进行更小级别的纹层甄别、分类和测量;d对细粒沉积及细粒岩中的各种纹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与分类纹层厚度是反映纹层特征及评价的关键数据,也是评价页岩油气储层特征的有用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和分类:d1对所观测和甄别的单个纹层厚度进行逐一测量和统计;d2对于属性相同或相近的纹层归类为一种纹层组,并进行分别测量和统计;d3对于总体上属性相同或相近,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布规律或叠置形式的,划归为一种纹层序列进行测量和统计;e对纹层形态特征进行识别与分类纹层形态与纹层形成的成因有关,形态特征对于评价纹层的实际价值有重要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和分类:e1连续状纹层,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纹层及微细纹层呈连续性分布,间断间隔较小,纹层厚度相对稳定;e2间续状纹层,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纹层及微细纹层呈间续性分布,有间断不连续,但总体上可以追踪,沿着一定方向和空间分布;e3透镜状纹层,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纹层及微细纹层呈透镜性分布,间断间隔很显著,纹层即是透镜体,但总体上还可以追踪,沿着一定方向和空间分布;e4混合状纹层,即是纹层的物质组成是混合的,纹层的分布呈多样化,在空间上追踪可能是由连续过渡为不连续或透镜体;f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确立纹层序列,建立微细纹层分类体系纹层及微细纹层体系由以下构成:f1纹层及微细纹层厚度为主的分类,即以厚度数据作为主线,进行厚度分类,辅以属性和物质的描述;f2纹层及微细纹层属性为主的分类,即以属性特征进行分类,厚度作为辅助参数;f3纹层及微细纹层特性物质排列的分类,即以物质特征进行分类,厚度作为辅助参数,属性作为描述内容;f4纹层及微细纹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分类,即以厚度、纹层间隔间距参数进行定量描述,辅以属性和物质特征的描述;g综合指标分类及评价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综合定性和定量分类归属和评价,最后做出分类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790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