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的微温探空仪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8720.4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庆;黄宏华;范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的微温探空仪测量方法,为克服测量原理建立在Kolmogorov湍流假定基础上的现有设备无法研究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研制湍流气象探空仪;编制数据测量与转换板软件;进行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国内外常将探空技术用来测量空间一定距离上的两点温差,在2/3定律成立的假定下,计算出湍流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kolmogorov 湍流 统计 特征 微温探空仪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的微温探空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研制湍流气象探空仪:所述研制湍流气象探空仪包括GPS定位模块(1)、温湿压测量模块(2)、微温传感器(3)、数据测量与转换板(4)、发射板(5)、电池组(6);其中,GPS定位模块(1)选用商用的GPS接收芯片,按Nmea‑0183协议标准格式输出GPS的ASCII码定位数据,测量风速风向,波特率为9600bps;温湿压测量模块(2)选用商用的高精度温湿压测量板,其探空码为二进制,每帧数据长度21字节,字节格式E‑8‑2,波特率为1200bps;微温传感器(3)由微温探头、不平衡电桥、前置放大器、检波放大器、滤波器、电压放大器组成,频率响应范围为:0.1Hz~30Hz,微温传感器测量的最小温度起伏标准差不大于0.002℃,信号输出为+5V;数据测量与转换板(4)有两个模拟输入端口、两个数字输入端口和一个数字输出端口,两个模拟输入端口接入两路微温脉动信号,经两路ADS1110A/D变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两路数字输入端口接入GPS模块和测量温压湿模块的数字信号,并汇同微温数字信号,进行数据格式和波特率的统一编码,输出二进制BCD探空码,字节格式N‑8‑1,波特率2400bps,由一个数字输出端口送到发射板(5);发射板(5)将数字输出端的统一编码后的探空数据进行FSK调制,调制速率、频偏、发射频率、输出功率等参数均可由软件编程设定;电池组(6)供电至上述GPS定位模块(1)、温湿压测量模块(2)、微温传感器(3)、数据测量与转换板(4)、发射板(5);(2)、编制数据测量与转换板软件,其步骤如下:(2.1)、开始,初始化;(2.2)、读取标定系数;(2.3)、设置脉动信号采样数100次,若不到100次,执行步骤2.4,若到100次,执行步骤(2.8);(2.4)、选通采样通道A,归一化处理,发送采样数据;(2.5)、选通采样通道B,归一化处理,发送采样数据;(2.6)、是否收到GPS数据,若收到,存入发射缓冲区,若没有收到,执行步骤(2.7);(2.7)、是否收到温湿压数据,若收到,存入发射缓冲区,若没有收到,执行步骤(2.3);(2.8)、计算通道A方差;(2.9)、计算通道B方差;(2.10)、发送通道A、B方差,发送3次;(2.11)、发送GPS数据和温湿压数据;(3)、进行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分析:长期以来,Kolmogorov湍流理论的三分之二标度律和一维湍谱的负三分之五定律,是现有大气光学湍流测量和湍流效应计算的理论基础,建立在Kolmogorov湍流假定基础上得到的
或
的路径积分值是无法研究非Kolmogorov湍流问题的;以气象探空作为测量平台,采用结构函数和谱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低平流层下小尺度湍流是否偏离Kolmogorov 2/3标度律或‑5/3定律,实现不同区域非Kolmogorov湍流统计特征研究;根据Kolmogorov湍流理论,在惯性子区内,相隔距离为r的两点温度差的结构函数对r呈幂次规律变化,这就是湍流的标度律:
这里T是温度,<>代表系综平均,
是n阶惯性区标度指数;按Kolmogorov湍流理论
即
是n的线性函数,对应的惯性区标度律为正常标度律,当n=2时,式(1)即是著名的三分之二标度律;与二阶温度结构函数相对应的是一维温度谱:ST(k1)=γε‑1/3χk1‑5/3 (2)γ是Obukhov‑Corrsin数,约为0.4,ε和χ分别为湍流动能耗散率和温度方差耗散率,k1为波数,通常波数谱ST(k1)是通过Taylor假定由时间序列的温度脉动信号频率谱ST(f)得到,两者关系为:![]()
其中
V是气流通过传感器速度,在竖直方向可估计为气球上升速度;对(2)式取对数,![]()
ST(f)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ST(f)=Afα (5)进一步可写为:log(ST(f))=log(A)+αlog(f) (6)谱幂率α可以线性拟合得到,过程如下:(a)、通过单点温度脉动传感器,测量时间序列的温度脉动信号,经Fourier变换或小波变换,得到时间谱,再由泰勒假定,将时间谱转变成空间谱;(b)、将若干微温传感器空间上按一定规律排列,测量高空不同空间距离的温度结构函数,通过Fourier变换或小波变换,在不涉及泰勒假定条件下,得到温度起伏空间谱;(c)、对温度起伏空间谱分段拟合,得到温度起伏谱幂率的高度分布,研究实际大气不同区域出现非Kolmogorov湍流的统计特征及其湍流谱模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8872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