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0888.0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高镜清;张敬申;陈勇;王文垅;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进水首先经过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然后经过生态净化系统对进水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随后经过景观湖湿地系统对水体进行美化修饰,进一步降解水中污染物,最后达标出水入河;本发明结合了非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和生态水质净化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因地制宜,设计工艺可进行自由组合的方法,不但能够保证水质净化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休闲娱乐和环境教育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处理污水的效果不稳定,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在污染物处理过程中同时构建景观和美化环境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公园 生态 水净化 系统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水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进水首先经过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然后经过生态净化系统对进水水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随后经过景观湖湿地系统对水体进行美化修饰,进一步降解水中污染物,最后达标出水入河;所述的污水预处理系统,是由格栅、ABR系统、A2O系统、一体式复合生物反应器、跌水曝气系统串联组成;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是由2‑3套并联的生态净化子系统组成,每套子系统是由以下任意2‑4个处理单元串联组成,处理单元包括砾间接触氧化系统、碎石床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土壤生态系统、复合蚯蚓生态系统和生态基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湖湿地系统为种植有水生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其造型因地制宜,造型设计为大象型、铜钱型、如意型、龙型、凤型中的一种或多种,整个过程中,配合湿地公园工程配套设施使用;所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填料由上而下划分为土壤层、微生物陶粒层、复合垂直流基质净化层、细砂层与防渗层五个部分;所述土壤层厚度为5‑20cm;所述微生物陶粒层厚度为4‑6cm,由粒径为5‑10mm的陶粒吸附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菌液浓度OD600值为0 .4‑0 .6,陶粒和菌液比为30‑100g:50‑100ml;所述复合垂直流基质净化层厚度为70‑90cm,由体积比为 2~3:2~3:1~2:1的炉渣、陶粒、玉米芯屑和木屑有机质掺合组成,炉渣、陶粒粒径均为10‑50mm;所述细砂层厚度为15‑30mm,细沙粒径小于2mm;防渗层为在表面敷设有防渗膜的压实土层;所述的生态净化系统和景观湖湿地系统均添加2号复合微生物菌剂,2号复合微生物菌剂是按体积比为1:2~4:1:1~3:1:1的聚磷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配制而成;所述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填料由上而下划分为硅藻土土壤层、陶粒层、垂直潜流基质净化层、细砂层与防渗层五个部分;所述硅藻土土壤层厚度为5‑20cm,由质量比为2‑3:3‑7硅藻土和当地土壤混合组成;所述陶粒层厚度为4‑6cm,由粒径为5‑10mm的陶粒组成;所述垂直潜流基质净化层厚度为70‑90cm,由体积比为1:1:1的鹅卵石、沸石和电气石混合组成,鹅卵石、沸石和电气石粒径均为10‑50mm;所述细砂层厚度为15‑30mm,细沙粒径小于2mm;防渗层为在表面敷设有防渗膜的压实土层;所述的污水预处理系统添加固定化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固定化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固定化载体, 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是按体积比为1:1~3:1~2:1:1:1~3的厌氧氨氧化菌:硝化细菌:反硝化芽孢杆菌:水生黄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配制而成;所述固定化载体由重量比为2~3:3~4:1~2:1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和粉末竹炭组成;固定化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先将海藻酸钠加热溶于水,再加入聚乙烯醇和粉末竹炭冷却为预固定化载体,预固定化载体冷却后按体积比1:1再与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用针形管滴入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钙溶液中,放置2h得到固定化1号复合微生物菌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808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