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栽培改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5756.9 | 申请日: | 201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商友剑;熊大国;商婕;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市昭化区义春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茯苓栽培改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常规法备料:(2)常规法选择地块;(3)顺坡向开挖种植沟;(4)排料入沟:在沟内将椴木以“品”字形结构排列,顺沟向连续布置;(5)接种:沿沟向隔30‑40cm的间距设为一个接种点接种、覆膜,起垄,开浅沟撒灭白蚁药剂;(6)常规管理至收获。采用本发明,接种成活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其管理更方便,人工成本降低300元/亩左右,每亩综合效益增加2300元左右。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栽培 改进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茯苓栽培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常规法备料:头年秋冬备料,使原料充分干燥成为栽培所需椴木;(2)常规法选择地块:选择通风向阳的山坡林地;(3)开种植沟:顺坡向开挖种植沟,沟的长度依地块而定;(4)排料入沟:在沟内将椴木以“品”字形结构排列,即:首先将两根椴木并置于种植沟底部,顺沟向连续布置,前后相邻椴木的断面首尾相接;然后在种植沟底部的两根并置椴木之上,顺沟向再置放一根椴木,同样顺沟向连续布置,前后相邻椴木的断面首尾相接;首尾相接的相邻椴木的两个断面构成椴木连接部;(5)接种:沿沟向隔30‑40cm的间距设为一个接种点,每个接种点放入菌种块,同时在菌种块周围以椴木木屑或枝桠小料覆盖并压实,将菌种块部分以薄膜覆盖防雨水,然后覆土入沟,沿沟起垄,垄高30‑40cm;沿垄周边开浅沟,沟内撒灭白蚁药剂后覆土整平;(6)常规管理至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市昭化区义春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广元市昭化区义春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575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驱动式树木修剪器
- 下一篇:黄芪与牧草型苇状羊茅套种立体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