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桐油多元醇基可后交联非离子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765.4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勇;任百霞;杨小敏;姜垒;王华芬;付阳;刘文涛;曹继红;肖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75;C08G18/67;C08G18/6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桐油多元醇可后交联的非离子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以经醇解或胺解含共轭双键的桐油多元醇(或称为羟基化桐油(HTO))、聚乙二醇(PEG)和4,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2,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MDI‑50)或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等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上述含活泼氢的原料与异氰酸酯进行反应,控制粘度,生成了同时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单元以及含共轭双键结构、并能在所有pH值中稳定的非离子聚氨酯分散液(HTO‑NPUD)。与普通聚醚型非离子聚氨酯相比,含桐油三个共轭双键的非离子型聚氨酯不仅能在酸碱介质中稳定,而且表面张力明显降低,HLB也可随硬段含量进行调节,有望作为一种功能型非离子聚氨酯稳定剂,用于聚氨酯合金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桐油 多元 醇基可后 交联 离子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桐油多元醇可后交联非离子型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结构单元:其数均分子量为4000‑9000之间,分子量分布为 1.8‑3.5;所述的基于桐油多元醇可后交联非离子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为:将反应装置充分干燥后,按照配比向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颈瓶中加入经过真空干燥后的聚乙二醇(PEG)和4 ,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2 ,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MDI‑50)或4 ,4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在70‑90℃反应,降温至50℃,加入计算量的含共轭双键的羟基化桐油(HTO),控制反应温度在70‑90℃之间,搅拌回流反应,待NCO达到理论值时加入蒸馏水,高速搅拌乳化,出料即可制得固含量为30%的可后交联非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含羟基反应物的当量比:PEG: HTO = 1‑4: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976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