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霾回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531.8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7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甫;付瑞敏;牛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甫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雾霾回收车,包括底板、壳体、进气装置、气缸装置、收集装置、液化装置、粘附装置、加热装置、出气装置及固定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滚轮,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斜杆、第一弯曲杆、第二斜杆、第一横杆、第一支架、第三斜杆、第一竖杆、握持杆及第二通孔,进气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进气管、风机、第一净化框、第一滚轮、过滤块、第四斜杆、第二支架及第一连接杆,气缸装置包括第二净化框、第一推动杆、气缸、垫块、第二过滤网、第一挡块、第一堵塞块、第一旋转架、第一定位架及第一弹簧,收集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二横杆、第一支撑杆、第三横杆、第一收集箱,本发明能够对雾霾进行充分的净化过滤,减少空气中的水汽,进而使得雾霾不会产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 ||
【主权项】:
一种雾霾回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雾霾回收车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下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左侧的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液化装置、位于所述液化装置右侧的粘附装置、位于所述粘附装置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出气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下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右侧的握持杆及位于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进气管右侧的第一净化框、位于所述第一净化框内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三滚轮上的过滤块、位于所述第一净化框左侧的第四斜杆、位于所述进气管上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气缸装置包括第二净化框、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框上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垫块、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框左表面的第一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左侧的第一旋转架、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架左侧的第一定位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一收集箱及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左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箱、位于所述液化箱左侧的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液化箱上方的液化板、位于所述液化板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海绵块、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液化板上方的水箱、位于所述水箱上方的第一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方的第二竖杆,所述粘附装置包括粘附框、位于所述粘附框内的第一粘附层、位于所述第一粘附层右侧的第二粘附层、位于所述粘附框下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粘附框左侧的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右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四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粘附框右侧的第四横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三管道、位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方的加热框、位于所述第三管道下方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右侧的第五横杆、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下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上方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加热框内的集料块、位于所述集料块上方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上方的散热框及位于所述加热框上方的第三竖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位于所述出气管右侧的出气斗、位于所述出气管上方的第五连接杆及位于所述出气管下方的第三固定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右侧的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右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右侧的第六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六支撑杆右侧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侧的第七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七支撑杆右侧的第五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架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下方的第五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下方的第六固定杆,所述液化箱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直角梯形,所述液化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箱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八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净化框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板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液化板的侧面与所述液化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板采用导热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液化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呈水平状,所述海绵块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位于上下方的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液化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位于下方的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十通孔,所述水箱呈竖直状,所述水箱呈空心状,所述水箱的下表面与所述液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盖板的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竖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握持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斜杆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半球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呈水平状,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部,所述第一净化框呈横截面为半圆的柱体,所述第一净化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净化框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左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净化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净化框内,所述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右侧,所述过滤块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滚轮上,所述过滤块呈长方体,所述过滤框与所述第三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净化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净化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净化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六通孔及设置于下表面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内部,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上设有贯穿其侧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六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二净化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旋转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旋转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收集箱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架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左表面接触,所述粘附框的横截面呈空心的三角形,所述粘附框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圆孔及位于上端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粘附层的左表面与所述粘附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粘附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粘附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粘附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粘附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表面与所述水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粘附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粘附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粘附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三圆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四圆孔,所述第三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粘附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粘附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料块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料块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三圆孔的上方,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粘附环,所述粘附环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内设有加热棒,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的左表面与所述出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六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六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管道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甫,未经朱明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85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