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追踪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7487.0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问澈;李志刚;顾俏丽;李玲玲;张雪辉;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20 | 分类号: | H02S10/20;H02S20/32;G05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自动追踪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蓄电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相连;蓄电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供电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包括转向底座、横向转向圆盘、转轴支柱、太阳能电池板架、纵向转向步进电机、纵向转向轴、滚珠轴承、光照传感器、固定螺栓、筋、太阳能电池板;转向底座固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横向转向圆盘固定在转向底座上;两个相同的转轴支柱竖直地放在横向转向圆盘上;纵向转向步进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与纵向转向轴上的齿轮咬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追踪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追踪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蓄电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和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分别固定在地面上;控制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相连;蓄电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供电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包括转向底座、横向转向圆盘、转轴支柱、太阳能电池板架、纵向转向步进电机、纵向转向轴、滚珠轴承、光照传感器、固定螺栓、筋、太阳能电池板;转向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横向转向圆盘固定在转向底座上;两个相同的转轴支柱竖直地放在横向转向圆盘上,并且每个转轴支柱通过两个筋进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就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架上,太阳能电池板架固定在纵向转向轴上,并通过滚珠轴承的孔洞固定在转轴支柱的中上部;纵向转向步进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与纵向转向轴上的齿轮咬合,同时纵向转向步进电机还分别与控制模块和蓄电模块相连;滚珠轴承固定在转轴支柱的中上部;光照传感器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架的角上,并与控制模块相连;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模块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还包括均固定在底座的底面上的第一齿轮、横向转向步进电机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横向转向圆盘相连接;横向转向步进电机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咬合;同时横向转向步进电机还与控制模块和蓄电模块相连;所述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主要包括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圆柱形支撑体和功率计量芯片;其连接关系为:一个圆柱形支撑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固定有一个半球形凸起,在半球形凸起上,以球心为中心,放射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每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的末端都固定有一个相同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垂直于支柱的轴向安装;功率计量芯片固定在圆柱形支撑体内,其输入端分别与每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其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主要包括A/D转换芯片和单片机;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中的光照传感器与单片机的引脚相连;功率计量芯片的输出端与A/D转换芯片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所述蓄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和蓄电池;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同时蓄电池还与太阳能电池板及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太阳光直射角度检测模块中凸起的半径小于圆柱横截面的半径1‑3cm;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转向模块中滚珠轴承与太阳能电池板架的连接具体为:滚珠轴承固定在转轴支柱的中上部,而太阳能电池板架与纵向转向轴相连,并穿过滚珠轴承中间的孔洞;所述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在半球形凸起上的均匀分布具体为:在凸起的顶点固定第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半球形凸起与圆柱形支撑体顶端接触形成的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8‑16个点;每个点与第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在半球形凸起表面位置的最短连接弧线上,都均匀间隔设置相同数量的点,数量为2‑4个;每个圆周和连接弧线上设置的点,都设置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支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174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