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交替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199.6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锡武;陈文亮;姚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交替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方法,循环交替进水的反应池体由四个反应池和一个沉淀池连接成循环。其中四个反应池两两共用池壁,共用池壁上都开有墙孔,其闭合由电闸门进行控制,每个反应池中都设有曝气器、搅拌器、进水电磁阀、进气电磁阀和污泥回流电磁阀。一个运行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每个反应池均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而且在一个运行阶段内,污水都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因此该方法通过各个反应池缺氧/厌氧/好氧状态随时间和空间的循环交替变化,创造了严格的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好氧硝化及好氧吸磷条件,有利于污水中氮磷的去除。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交替 缺氧 厌氧 好氧脱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循环交替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设施由以“田”字形相邻设置的四个反应池和一个独立的沉淀池组成,相邻反应池通过共用池壁上的墙孔水力连通,反应池与沉淀池通过管道水力连通,所述四个反应池按照顺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和第四反应池,反应池中都设有曝气器和搅拌器;该方法的运行方式为周期运行,一个运行周期分为依次进行的四个阶段,阶段一中第一反应池为缺氧状态,第二反应池为厌氧状态,第三反应池和第四反应池为好氧状态,污水进入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第四反应池中的出水流入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第一反应池,此后三个阶段的进水点、沉淀池前池、污泥回流点,以及各反应池的缺氧—厌氧—好氧状态逐阶段逆时针方向变化,水流始终呈顺时针方向,即阶段二至四中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和第四反应池的状态依次为“厌氧—好氧—好氧—缺氧”,“好氧—好氧—缺氧—厌氧”和“好氧—缺氧—厌氧—好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121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