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磁通宽调压范围的试验用中间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6514.0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江山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02 | 分类号: | H01F29/02;H01F27/28;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恒磁通宽调压范围的试验用中间变压器,包括三相内线圈(2)和三相外线圈(1),三相内线圈(2)为三角形连接结构,三相外线圈(1)末端相连接,形成三相外线圈(1)的星形连接结构,外线圈由绕组(1‑1)、绕组(1‑2)、绕组(1‑3)、绕组(1‑4)和绕组(1‑5)构成,绕组(1‑1)和绕组(1‑2)为独立绕组;绕组(1‑3)、绕组(1‑4)、绕组(1‑5)为三个结构相同的轴向排列的非独立绕组,通过不同的串联或并联方式成组成一个独立绕组;绕组(1‑1),绕组(1‑2),绕组(1‑3),绕组(1‑4),绕组(1‑5)构成输出绕组,通过调压开关变换不同的组合,输出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其输出容量保持不变。本发明调压范围大,能满足不同试验条件电气试验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磁通宽 调压 范围 试验 中间 变压器 | ||
【主权项】:
一种恒磁通宽调压范围的试验用中间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油箱(13)和调压开关(11),油箱(13)内设有变压器器身,变压器器身位于充满变压器油(12)的变压器油箱内,变压器器身包括铁芯、三相内线圈(2)和三相外线圈(1),铁芯的铁芯柱周向由内向外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上述内线圈(2)和外线圈(1),内线圈(2)的内壁与铁芯的铁芯柱外壁间设有绝缘层,内线圈(2)的外壁和外线圈(1)的内壁间设有绝缘层,其特征是三相内线圈(2)为三角形连接结构,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形成三相外线圈(1)的星形连接结构,外线圈由第一绕组(1‑1)、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和第五绕组(1‑5)构成,第一绕组(1‑1)和第二绕组(1‑2)为独立绕组;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为三个结构相同的轴向排列的非独立绕组,通过不同的串联或并联方式成组成一个独立绕组;第一绕组(1‑1),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构成输出绕组,通过调压开关变换不同的组合,输出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其输出容量保持不变;上述第一绕组(1‑1)、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和第五绕组(1‑5)构成输出绕组,通过调压开关(11)变换不同的串并联组合,其组合方式有十四种组合方式,分别为:第一分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为第一分接输出电压;第二分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为第二分接输出电压;第三分接:第一绕组(1‑1)的末端分别与第二绕组(1‑2)的首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为第三分接输出电压;第四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末端分别相连接,为第四分接输出电压;第五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之间的首端和第一绕组(1‑1)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五分接输出电压;第六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之间的首端和第二绕组(1‑2)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六分接输出电压;第七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之间的首端和第二绕组(1‑2)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五绕组(1‑5)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第一绕组(1‑1)末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七分接输出电压;第八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和三相外线圈(1)之间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为第八分接输出电压;第九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首端和第一绕组(1‑1)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九分接输出电压;第十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首端和第二绕组(1‑2)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十分接输出电压;第十一分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首端和第二绕组(1‑2)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第二绕组(1‑2)的末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十一分接输出电压;第十二分接:第三绕组(1‑3)的末端和第四绕组(1‑4)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和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十二分接输出电压;第十三分接:第三绕组(1‑3)的末端和第四绕组(1‑4)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和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的首端分别与第一绕组(1‑1)的末端相连接,第一绕组(1‑1)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十三分接输出电压;第十四分接:第三绕组(1‑3)的末端和第四绕组(1‑4)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四绕组(1‑4)的末端和第五绕组(1‑5)的首端分别相连接,第五绕组(1‑5)的末端和三相外线圈(1)的末端分别相连接,第三绕组(1‑3)的首端分别与第二绕组(1‑2)的末端相连接,第二绕组(1‑2)的首端分别与三相外线圈(1)的首端相连接,为第十四分接输出电压;调压开关(11)包括电动操动机构(111)、传动内筒(112)和触点外筒(113),电动操动机构(111)能带动传动内筒(112)转动,触点外筒(113)位于传动内筒(112)外部,传动内筒(112)外壁纵向设有一条动触头(115),触点外筒(113)上均匀分布有调压静触头(114),调压静触头(114)设有十二层,每层均匀分布有十五个调压静触头(114),传动内筒(112)的转动,动触头(115)能把圆周方向相邻的调压静触头(114)短接,上述的调压开关(11)设有二组,二组调压开关(11)由电动操动机构(111)带动,同步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江山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江山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65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变压器的漏磁屏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