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惰性气体原子核通道装置及磁共振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4660.X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韩叶清;孙献平;石磊;刘买利;叶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3/32 | 分类号: | G01R33/32;G01R3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气体原子核通道装置,包括磁共振控制系统、射频发生器、射频放大与模数转换器、频率合成器、第一混频器、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二T/R开关、惰性气体原子核线圈、第二前置放大器、第二混频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本发明对射频激发脉冲和回波信号的频率进行升降调控,可实现超极化惰性气体(氙、氦、氪等)磁共振成像,使得超极化惰性气体在肺部、脑部磁共振成像成为可能,拓展了磁共振成像的探测范围。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捷,将氢原子核磁共振成像仪升级为用于超极化惰性气体原子核的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惰性气体 原子核 通道 装置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惰性气体原子核通道装置,包括磁共振控制系统(1)、射频发生器(2)、第一功率放大器(3)、第一T/R开关(4)、氢原子核线圈(5)、第一前置放大器(6)、射频放大与模数转换器(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频率合成器(8)、第一混频器(9)、第二功率放大器(10)、第二T/R开关(11)、惰性气体原子核线圈(12)、第二前置放大器(13)、第二混频器(14),磁共振控制系统(1)与射频发生器(2)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发生器(2)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9)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9)的第二输入端与频率合成器(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混频器(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功率放大器(10)、第二T/R开关(11)的发射通道与惰性气体原子核线圈(12)连接,惰性气体原子核线圈(12)依次通过第二T/R开关(11)的接收通道、第二前置放大器(13)与第二混频器(1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混频器(14)的第二输入端与频率合成器(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混频器(14)的输出端通过射频放大与模数转换器(7)和磁共振控制系统(1)连接,磁共振控制系统(1)与第二T/R开关(1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466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