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958.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林;胡炜;赵斌;王有廷;韩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点是收集背、腹通体紫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5月中旬筛选出选育基础群体,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和选育;当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附着基、换水、投放饲料;定期记录其体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筛选淘汰差的个体;培育全过程均在紫色环境中进行,并辅以投喂含有紫色天然色素成分的饲料强化参苗着色;选育的F1代紫刺参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体杂交,形成F2子代,F2子代的选育技术工艺与培育条件同F1代。经过经3次高强度标准化选育,获得F3代紫色刺参新品系,选留率为90%以上,且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状与原种刺参无显著差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色 刺参 选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自然海域广泛收集纯紫色野生仿刺参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移至养殖池中单独隔离暂养育肥,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以内、盐度30~ 35,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2)每年5月上旬或中旬开始,筛选个体重25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19~21℃,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3~5个精子时将雄参取出,采卵密度达到7~10个/mL 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3℃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3)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 24℃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与池底均刷紫漆以营造紫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海洋红酵母代用饵料,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 cell/mL 、中耳幼体2万cell/mL 、大耳幼体3万cell/mL ,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 3、大耳幼体1/2;(4)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做附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再加放1/2数量的附着基并均匀分布;培育池水温度降至与自然海水温度同步,每天至少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45%~55%的总量程,投放附着基后25 ~27天第一次倒池,之后每5~7天倒池一次;投喂由浮游幼体时的单胞藻逐步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添加15%~20%紫薯粉以强化参苗着色,饲料总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 1%~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5)参苗培育及养殖全过程均在紫色环境中进行,定期记录其着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使用色差仪进行量化筛选,淘汰发生体色分离、生长缓慢、发病、状态差的个体;最终获得F1 代选育紫刺参;(6)选育的F1代紫刺参在经2年养殖后发育成熟,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体杂交,形成紫刺参的F2子代,F2子代的选育技术工艺与培育条件同F1代;(7)经过连续3代高强度标准化选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F3代纯紫色刺参新品系,选留率达90%以上,且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状与原种刺参无显著差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79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螃蟹养殖系统
- 下一篇:鱼卵附着基质材料筛选实验装置和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