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799.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宏;陈利文;侯华;田晋忠;靳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是针对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弊端,采用矫正夹具和远红外隧道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正,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安装在矫正夹具内,放入远红外隧道炉中,经过预热、恒温处理、冷却时效处理,使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的残余变形得到矫正,残余应力得以消除,有效提高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形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矫正后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平面度误差≦0.1mm,有效消除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的残余变形,此矫正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矫正夹具先进可靠,结构紧凑,精度高,是十分先进的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平板 铸件 残余 变形 矫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薄平板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设备和材料为:远红外隧道炉、矫正夹具、无水乙醇;(1)制备矫正夹具矫正夹具由下夹具、上夹具、下夹具连接件、上夹具连接件、连接轴、固定块组成;下夹具主要结构包括:下夹具基准板、环形凹槽、U型槽、变形调整槽、下夹具方形槽、下夹具固定孔;下夹具基准板用模具钢制作,并经过热处理、磨制,表面粗糙度为Ra0.08‑0.16μm,平面度误差≦0.02mm,下夹具基准板上依据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的环形棱边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截面宽度大于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环形棱边壁厚0.2mm;上夹具主要结构包括:上夹具基准板、调整块、上夹具方形槽、辅助操作槽、上夹具固定孔;上夹具基准板、调整块用热作模具钢制作,并经过热处理、磨制,表面粗糙度为Ra0.08‑0.16μm;上夹具基准板平面度误差≦0.02mm,调整块组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0.02mm;下夹具与上夹具由下夹具连接件、上夹具连接件、连接轴配合连接;下夹具与上夹具由上夹具固定孔、下夹具固定孔、固定块锁紧;(2)安装铝合金薄平板铸件 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用无水乙醇清洗,使正反表面洁净,清洗后晾干;② 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上的环形棱边对准下夹具上的环形凹槽,平行安装在下夹具基准板、U型槽、变形调整槽上部;③ 将上夹具放下,上夹具上的8个调整块均匀平行压住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并分别由上夹具固定孔、下夹具固定孔、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锁紧;(3)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矫正铝合金薄平板铸件残余变形的矫正是在远红外隧道炉内进行的,是在远红外加热、恒温、冷却时效过程中完成的;① 清理炉腔,使炉内洁净;② 开启远红外隧道炉,打开第一远红外加热器、第二远红外加热器、冷却风机,将预热区温度设置为200℃±5℃,恒温区温度设置为220℃±2℃,冷却区温度设置为20℃±2℃;③ 将安装了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的矫正夹具平行移放在远红外隧道炉的传送带上面;④ 开启传送带,将矫正夹具及其内的铝合金薄平板铸件送入远红外隧道炉内;⑤ 矫正夹具及其内的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在预热区运行时间为25min,在恒温区运行时间为75min,进入冷却区后关闭传送带,并关闭第一远红外加热器、第二远红外加热器,使其在冷却区冷却时效处理72h;⑥ 矫正夹具出炉,取出铝合金薄平板铸件,平面置于厚度为5mm的洁净不锈钢平板上,整体用软质材料包装,从而完成了矫正的全过程;(4)检测、分析、表征对矫正后的铝合金薄平板铸件的形貌、色泽、平面度进行检测、分析、表征;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平面度检测;结论:矫正后的铝合金薄平板铸件为银灰色、平板型,平面度误差≦0.1mm;矫正夹具由下夹具、上夹具、下夹具连接件、上夹具连接件、连接轴、固定块组成;下夹具主要结构包括:下夹具基准板、环形凹槽、U型槽、变形调整槽、下夹具方形槽、下夹具固定孔;下夹具基准板(4)为基准框架,在下夹具基准板(4)上开设环形凹槽(5)、第一U型槽(6)、第二U型槽(7)、第一变形调整槽(8)、第二变形调整槽(9)、第三变形调整槽(10)、第四变形调整槽(11)、第五变形调整槽(12)、第六变形调整槽(13)、第七变形调整槽(14)、第八变形调整槽(15)、下夹具方形槽(16),在下夹具基准板(4)两侧边对称设有下夹具固定孔(31);上夹具主要结构包括:上夹具基准板、调整块、上夹具方形槽、辅助操作槽、上夹具固定孔;上夹具基准板(17)为基准框架,上夹具基准板(17)下部固定安装第一调整块(19)、第二调整块(20)、第三调整块(21)、第四调整块(22)、第五调整块(23)、第六调整块(24)、第七调整块(25)、第八调整块(26),上夹具基准板(17)开设上夹具方形槽(18)、辅助操作槽(27),在上夹具基准板(17)两侧边对称设有上夹具固定孔(32);下夹具与上夹具由下夹具连接件(28)、上夹具连接件(29)、连接轴(3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779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