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瞬变电磁数据微分电导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1215.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海;刘恋;程海泽;苗彬;张兆桥;吕阿谈;刘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瞬变电磁数据微分电导解释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解释方法。微分电导解释方法是基于瞬变电磁探勘方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在电阻率不同的地区衰减特征不同的解释方法;S1、根据电性差异设计不同地层模型,对各种地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汇总;S2、对于获得的瞬变电磁感应电动势数据,使用微分电导方法对瞬变电磁数据进行解释,观察瞬变电磁微分电导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起伏情况。适用于地面以及井下对地层分层、含水区域判断时使用。基于不同电阻率的地层中扩散电磁场衰减率不同,对瞬变电磁仪测得数据中的感应电动势V和时间t进行变换,通过对变换结果的分析来划分电性层以及判断含水区域,丰富了瞬变电磁数据解释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数据 微分 电导 解释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瞬变电磁数据微分电导解释方法,其特征是:微分电导解释方法是基于瞬变电磁探勘方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在电阻率不同的地区衰减特征不同的解释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电性差异设计不同地层模型,对各种地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汇总;S2、观察瞬变电磁微分电导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起伏情况,获得瞬变电磁感应电动势数据,使用微分电导方法对瞬变电磁数据进行解释;所述S1步骤中,需对设计的不同类型的地层模型在保持其他因子不变的情况下,变化其某一因子进行正演模拟,并将所得到的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具体步骤包括:(1)设计均匀半空间瞬变电磁模型,电阻率为ρ,深度为h,且h=∞,变化ρ值的大小,获得多组均匀半空间瞬变电磁数据,包括点号、时间t和对应感应电动势值V;(2)设计水平两层地层瞬变电磁模型,第一层电阻率为ρ1,第一层深度为h1;第二层电阻率为ρ2,第二层深度为h2=∞,分别变化ρ1、h1、ρ2的大小,获得水平两层瞬变电磁数据,包括点号、时间t和对应感应电动势值V;(3)设计水平三层地层瞬变电磁模型,第一层电阻率为ρ1,第一层深度为h1;第二层电阻率为ρ2,第二层深度为h2;第三层电阻率为ρ3,第三层深度为h3=∞,分别变化ρ1、h1、ρ2、h2、ρ3的大小,获得水平三层瞬变电磁数据,包括点号、时间t和对应感应电动势值V;所述S2步骤中,微分电导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21、对所得瞬变电磁感应电动势值V做关于时间t的三次样条插值,获得更加丰富的瞬变电磁数据,保证经过微分电导处理之后所得曲线尽可能的圆滑,更利于对数据的解释;S22、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绘制出瞬变电磁感应电动势V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S23、对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微分电导处理的关键步骤为求取瞬变电磁微分电导值K,表达式为:对双对数坐标系下的感应电动势V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求其微分电导值K;S24、在单对数坐标系下绘制出微分电导值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即瞬变电磁微分电导曲线;S25、将同一种类型的微分电导值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根据其变化因子汇集到同一坐标系中,制作成汇总曲线图;当对三层H型地层曲线,仅变化其第二层深度h2,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则其变化因子为第二层深度h2,得到的汇总曲线图可以称为三层H型地层第二层深度变化微分电导汇总曲线图;S26、根据瞬变电磁微分电导曲线起伏情况,观察其极值点位置可以准确的划分地层界面或者寻找地下低阻异常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12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