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28161.4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效地制造如下绕线型线圈部件,该绕线型线圈部件具备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倾斜成从一侧凸缘部和另一侧凸缘部相互对置的面一侧朝向相反侧的面高度尺寸缓缓增大。在将电极材料(导电浆料)(15)附加于铁心部件(1)的一侧凸缘部(3a)的应形成外部电极的区域(R1)后,使旋转夹具(31)与铁心部件(1)抵接,使旋转夹具相对于第一保持夹具(11)相对地在沿第一保持夹具(11)的主面(11a)的方向上移动,使铁心部件旋转,经过该工序,能够以能使另一侧凸缘部(3b)的应形成外部电极的区域(R2)与电极材料(导电浆料)接触的姿势保持铁心部件。使铁心部件(1)绕卷芯部(2)的轴线(2a)旋转180°。 | ||
搜索关键词: | 线型 线圈 部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该绕线型线圈部件具备:铁心部件,该铁心部件具有柱状的卷芯部和设置于上述卷芯部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一对外部电极,上述一对外部电极形成于上述一对凸缘部中的一侧凸缘部和另一侧凸缘部;以及绕线,该绕线卷绕于上述卷芯部,该绕线型线圈部件具有如下构造,在上述一侧凸缘部和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的、与供上述绕线型线圈部件安装的安装对象接近的区域形成有上述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倾斜成从上述一侧凸缘部和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相互对置的面一侧朝向相反侧的面高度尺寸缓缓变大,该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工序具有:(a)保持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具备对多个上述铁心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力的第一保持夹具,以如下姿势保持上述铁心部件,即,上述卷芯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第一保持夹具的保持上述铁心部件的一侧的主面亦即保持面具有规定角度,上述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比上述另一侧凸缘部从上述第一保持夹具的上述保持面突出;(b)第一电极附加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实施了上述(a)的工序而从上述保持面突出的上述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与用于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电极材料接触,由此在上述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附加电极材料;(c)旋转工序,在实施了上述(b)的工序后,在该旋转工序中,让用于使上述铁心部件旋转的旋转夹具与被上述第一保持夹具保持的上述铁心部件抵接,使上述旋转夹具相对于上述第一保持夹具相对地在沿上述第一保持夹具的主面的方向上移动,使上述铁心部件旋转,从而设定为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与上述第一保持夹具对置的姿势,(d)转载工序,在实施了上述(c)的工序后,在该转载工序中,将被上述第一保持夹具保持的上述铁心部件转移至位于与上述第一保持夹具正对的位置并具有保持上述铁心部件的保持力的第二保持夹具,由上述第二保持夹具以如下姿势保持上述铁心部件,即,上述卷芯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第二保持夹具的保持上述铁心部件的一侧的主面亦即保持面具有规定角度,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比上述一侧凸缘部从上述第二保持夹具的上述保持面突出;以及(e)第二电极附加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实施了上述(d)的工序而从上述第二保持夹具的上述保持面突出的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外部电极的区域与用于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电极材料接触,由此在上述另一侧凸缘部的应形成上述外部电极的区域附加电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281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线型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