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隔离的电磁流量计量仪表励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9980.2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德康;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海仪表水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60 | 分类号: | G01F1/6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邓青玲 |
地址: | 31518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隔离的电磁流量计量仪表励磁电路,包括电磁流量计量仪表中流量传感器的励磁线圈、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第五保护电阻、保护电容、静电保护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三极管、第二保护三极管、第五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第一保护电阻、第二保护电阻、第十一精密电阻、第八保护电阻、第九精密电阻、第十精密电阻、第三保护电阻、第四保护电阻、第六保护电阻、第七保护电阻、第十二保护电阻、第十三下拉电阻、第十四下拉电阻、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一非门和第二非门。本电路成本低、精度高、具有过流保护功能、能有效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元器件、同时具有光电隔离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隔离 电磁流量计 仪表 磁电 | ||
【主权项】:
一种驱动隔离的电磁流量计量仪表励磁电路,包括电磁流量计量仪表中流量传感器的励磁线圈(L)、第一场效应管(UMP1)、第二场效应管(UMP2)、第三场效应管(UMN1)和第四场效应管(UMN2),第五保护电阻(R5)、保护电容(C1)、静电保护管(RV),其中静电保护管(RV)连接在励磁线圈(L)的两端,第五保护电阻(R5)的第一端与励磁线圈(L)的第一端(K1)连接,第五保护电阻(R5)的第二端与保护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保护电容(C1)的第二端与励磁线圈(L)的第二端(K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三极管(BG1)、第二保护三极管(BG2)、第五场效应管(UMN3)、运算放大器(U3)、第一保护电阻(R1)、第二保护电阻(R2)、第十一精密电阻(R11)、第八保护电阻(R8)、第九精密电阻(R9)、第十精密电阻(R10)、第三保护电阻(R3)、第四保护电阻(R4)、第六保护电阻(R6)、第七保护电阻(R7)、第十二保护电阻(R12)、第十三下拉电阻(R13)、第十四下拉电阻(R14)、第一光耦(GD1)、第二光耦(GD2)、第一非门(U1)和第二非门(U2),其中,第一保护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保护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保护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第二保护三极管(BG2)的发射极均与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V+)相连,第一保护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保护三极管(BG1)的基极相连,第二保护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保护三极管(BG2)的基极相连,第一保护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第一场效应管(UMP1)的栅极相连,第一场效应管(UMP1)的源极与第一保护三极管(BG1)的基极相连,第一场效应管(UMP1)的漏极与励磁线圈(L)的第一端相连;第二保护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第二场效应管(UMP2)的栅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UMP2)的源极与第二保护三极管(BG2)的基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UMP2)的漏极与励磁线圈(L)的第二端相连;第三场效应管(UMN1)的栅极连接第六保护电阻(R6)后接地,第三场效应管(UMN1)的漏极与励磁线圈(L)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场效应管(UMN1)的源极与第五场效应管(UMN3)的漏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UMN2)的栅极连接第七保护电阻(R7)后接地,第四场效应管(UMN2)的漏极与励磁线圈(L)的第二端相连,第四场效应管(UMN2)的源极与第五场效应管(UMN3)的漏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UMN3)的栅极与第八保护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第五场效应管(UMN3)的源极与第十一精密电阻(R11)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一精密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八保护电阻(R8)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五场效应管(UMN3)的源极相连;第九精密电阻(R9)的第一端、第十精密电阻(R10)的第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十精密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第九精密电阻(R9)的第二端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第一场效应管(UMP1)的栅极连接第三保护电阻(R3)后与第一光耦(GD1)的受光器正极连接,第一光耦(GD1)的受光器负极连接第七保护电阻(R7)后接地;第二场效应管(UMP2)的栅极连接第四保护电阻(R4)后与第二光耦(GD2)的受光器正极连接,第二光耦(GD2)的受光器负极连接第六保护电阻(R6)后接地;第一光耦(GD1)的发光器正极、第二光耦(GD2)的发光器正极均连接第十二保护电阻(R12)后与3.3V稳压电源连接,第一光耦(GD1)的发光器负极连接第一非门(U1)的输出端,第二光耦(GD2)的发光器负极连接第二非门(U2)的输出端,第一非门(U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电压(Iin1),第二非门(U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电压(Iin2),同时第一非门(U1)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三下拉电阻(R13)后接地;第二非门(U2)的输入端连接第十四下拉电阻(R14)后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海仪表水道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海仪表水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499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磁铁的卡合式塑料水表盖
- 下一篇:一种双屏车载智能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