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隧道设备洞室的多模式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005.5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力增;陈涛;胡成;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F16K17/38;F16K17/40;F16K1/00;F16K1/36;F16K1/4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隧道设备洞室的多模式灭火装置。瓶头阀通过O型密封圈I固定在压力罐上,在压力罐内分别设有灭火剂、虹吸管,虹吸管固定在阀体上,充气装置接口螺接充气装置,连接管接口螺接连接管接头,球阀接口螺接球阀,压力表接口螺接压力表;连接管的一端与卷盘箱接口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接头连接,探火管的一端与球阀连接,探火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单向阀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报警控制器连接。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兼具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模式,解决了现有直接探火管灭火装置只具有自动启动的不足,对于设备洞室内及其周围的突发火灾,可采取手动操作启动模式进行灭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隧道 设备 模式 灭火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设备洞室的多模式灭火装置,包括压力罐(1)、灭火剂(2)、虹吸管(3)、卷盘箱(14),所述卷盘箱(14)内的卷盘(14‑1)通过侧壁(14‑2)、活动铰接头(14‑3)固定在卷盘箱(14)上,卷盘(14‑1)上设有数米喷射软管(14‑4),喷射软管(14‑4)的一端连接喷枪(14‑5),喷射软管(14‑4)的另一端与接口(14‑6)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头阀(4)、充气装置(5)、连接管接头(6)、球阀(7)、压力表(8)、探火管(9)、单向阀(10)、压力传感器(11)、连接管(12)、报警控制器(13)、O型密封圈I(15),所述瓶头阀(4)包括阀体(4‑1)、O型密封圈I(4‑2)、O型密封圈II(4‑3)、应急启动手柄(4‑4)、定位销(4‑5)、弹簧I(4‑6)、顶丝(4‑7)、阀芯(4‑8)、弹簧II(4‑9);与所述应急启动手柄(4‑4)连为一体的启动杆(4‑4‑1)上设有定位缺口(4‑4‑2);所述阀体(4‑1)内设有阀芯腔,阀芯腔上端为小直径阀芯腔(4‑11‑1),下端为大直径阀芯腔(4‑11‑2),小直径阀芯腔(4‑11‑1)分别与垂直设置的手柄杆孔(4‑11‑3)及水平设置的连接管接口(4‑11‑6)相通,大直径阀芯腔(4‑11‑2)分别与垂直设置的灭火剂通道(4‑11‑9)及水平设置的充气装置接口(4‑11‑5)、压力表接口(4‑11‑8)、球阀接口(4‑11‑7)相通,在阀体(4‑1)上端侧面设有一个通孔(4‑11‑10),通孔(4‑11‑10)与手柄杆孔(4‑11‑3)相通;所述瓶头阀(4)通过O型密封圈I(15)固定在压力罐(1)上,在压力罐(1)内分别设有灭火剂(2)、虹吸管(3),所述虹吸管(3)固定在阀体(4‑1)上,充气装置接口(4‑11‑5)螺接充气装置(5),连接管接口(4‑11‑6)螺接连接管接头(6),球阀接口(4‑11‑7)螺接球阀(7),压力表接口(4‑11‑8)螺接压力表(8);所述应急启动手柄(4‑4)的启动杆(4‑4‑1)通过阀体(4‑1)手柄杆孔(4‑11‑3)与阀芯腔内设有的阀芯(4‑8)相固定,阀芯(4‑8)上设有O型密封圈II(4‑3),O型密封圈II(4‑3)与小直径阀芯腔(4‑11‑1)内壁滑动连接,在启动杆(4‑4‑1)上设有O型密封圈I(4‑2),在阀芯(4‑8)与大直径阀芯腔(4‑11‑2)低端之间设有弹簧II(4‑9),在阀体(4‑1)的通孔(4‑11‑10)内依次设有定位销(4‑5)、弹簧I(4‑6)、顶丝(4‑7);所述连接管(12)的一端与卷盘箱(14)接口(14‑6)连接,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连接管接头(6)连接,所述探火管(9)的一端与球阀(7)连接,探火管(9)的另一端与单向阀(10)连接,单向阀(10)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与报警控制器(1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660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